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曲子戏(民勤曲子戏)
项目序号:213
项目编号:Ⅳ-69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甘肃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
保护单位:民勤县文化馆

民勤曲子戏是流行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城乡的曲牌体地方剧种。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是陇上有名的“文化之乡”,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因“俗朴风淳,人民勤劳”而得名。

民勤曲子戏剧目丰富,有剧名的剧目达460多种,其中50多种属独有剧目,以惩恶扬善、规劝孝道为主要内容。藏于甘肃省图书馆的潘富堂手抄本(剧目)有60多种,已修复40多种,大都为独有剧目。民勤曲子戏曲牌丰富,有100多种曲牌,唱腔音乐属曲牌连缀体,唱腔分调、腔、小调,有“八调十二腔”,优美动听。其道白唱词采用民勤方言。民勤曲子戏的化装较有特色,旦角常戴“古装楼”发式,线辫子头饰后垂黑色丝绦,长可及地,端庄飘逸。它的服装也有塞上民族特色。民勤曲子戏表演风格独特,带有地蹦子秧歌特色,生动活泼,有彩扇功、手帕功、十字步、碎步、蹉步、抖肩、顶灯、矮子功等表演技巧。表演不受场地、人员、服装所限,生动风趣。

民勤曲子戏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因明清时期民勤县名为“镇番”,又名“镇番曲子戏”。明代成化至正德年间,民勤曲子戏主要流传于民勤和武威等周边地区及内蒙古阿拉善等地。清代雍正年间,流传到新疆。清中叶后流传到宁夏、青海等地,对河西曲子戏和新疆曲子戏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民勤曲子戏是当地群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艺术,每逢唱戏,街头巷尾、庄户院落都可成为舞台,热闹非常。目前,登记在册的46个民间班社遍布民勤城乡,以口传心授或师带徒的形式活态传承。比较有影响的团队有20多个。

民勤曲子戏“兼具北风南韵,流传西北五省”“融北方小曲的苍凉刚健与南方小曲的柔美俏丽于一身”,对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特别是南北地方戏剧融合史,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戏曲文化、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推动丝绸之路人文交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Ⅳ-69
项目名称
曲子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白银市
编号
Ⅳ-69
项目名称
曲子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编号
Ⅳ-69
项目名称
曲子戏(敦煌曲子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敦煌市
编号
Ⅳ-69
项目名称
曲子戏(华亭曲子戏)
类型
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