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谚语(陕北民谚)
项目序号:1069
项目编号:Ⅰ-125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民间文学
所属地区:陕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榆林市
保护单位: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榆林市博物馆、榆林市图书馆、榆林市文化馆)

陕北民谚是陕北人民用简单易记的口语将生产和生活经验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绥德县,并辐射陕北23个县(区)。陕北位于黄土高原腹部,米脂县、绥德县又位于陕北腹部。米脂县、绥德县的民谚数量多,内容丰富,传播广,在陕北地区具有代表性。

陕北民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遍及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分为普通生活(如“三十里饸饹四十里糕,二十里杂面饿折腰”)、农业生产(如“干锄糜子湿点豆”)、气象时令(如“清明种瓜,人背车拉”)、饮食养生(如“人暖腿,狗暖嘴”)、明辨事理(如“说下不如写下,写下不如做下”)、教化民众(如“靠人吃饭直吃饱,靠人做事直做到”)等类型,有一两句的,也有多句的;有五言的、七言的、九言的,也有多言的。其中仅农谚就包括农工、农时、农艺、水利、肥料、农具、耕作、苗种、种植、收割等众多方面的内容,是当地民众世代农耕经验的生动总结和凝练表达。

陕北民谚从语音、词汇、语法到结构都使用陕北方言,陕北味很重,还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比兴、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既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又琅琅上口便于传播,还为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道情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提供丰富的滋养。作为口头文学,陕北民谚明确的史料记载较少,主要依靠广大民众口传心授传承至今。

陕北民谚蕴藏哲理,是生动记录陕北社会历史记忆和经验的“无字书”。它是自然环境孕育的结果,更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对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传承发展陕北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和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Ⅰ-125
项目名称
谚语(哈萨克族谚语)
类型
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
编号
Ⅰ-125
项目名称
谚语(沪谚)
类型
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