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花儿(张家川花儿)
项目序号:51
项目编号:Ⅱ-20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甘肃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文化馆

花儿是流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品种。张家川花儿最初形成于甘肃省张家川县恭门镇、马鹿乡,后来发展到马关乡、胡川乡、平安乡、川王乡、龙山镇等乡镇。经过百年的传承发展,全县大多乡镇都有花儿流布。

张家川花儿采用当地语音语调清唱,既可独唱也可对唱。唱腔曲调多为商调式和徵调式,常用曲调有“哎哟哟令”“阿哥的肉令”以及受当地小曲和秦腔影响形成的曲令,如“扬燕麦令”和“帮腔词令”。唱词格式为长短不等的杂言体,衬词衬字较多且意味深长。内容多表现爱情,也有赞美山川风物和表现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的。传统代表曲目有采用“哎哟哟令”的《二细的草帽双飘带》《上了梁梁缓着哩》,采用“阿哥的肉令”的《河里的石头翻三翻》,采用“扬燕麦令”的《扬燕麦》,采用“帮腔词令”的《日头上来红似火》,以及《想你着转了两天》《五更月》《白葡萄》《骡子带着马的铃》《蜜蜂叹》等。唱法上真假嗓灵活运用,润腔颤音较多,装饰音丰富。风格深情、高亢、悲怆、幽怨。

张家川花儿的传承方式为群体传承。这一民间音乐早在宋元时期就流入张家川境内。张家川回族群众唱花儿的氛围较为浓厚,无论谈情说爱,自娱自乐,聚会助兴,都会有花儿悠扬欢唱,诉说着生活的万千情长。

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当地民众一直把花儿作为生活、生产和休闲的重要方式与娱乐手段,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深受百姓喜爱的“唱家子”。张家川花儿唱词中亦反映出这一地域的生产技术及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新疆花儿)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新疆花儿)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七里寺花儿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瞿昙寺花儿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乐都县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老爷山花儿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松鸣岩花儿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和政县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莲花山花儿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康乐县
编号
Ⅱ-20
项目名称
花儿(二郎山花儿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