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52 |
项目编号:Ⅱ-21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音乐 |
所属地区:西藏自治区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 |
保护单位:西藏那曲市群众艺术馆 |
那曲拉伊是流传于藏北安多方言区,主要以歌颂爱情为内容的山歌。该遗产项目主要流布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文部乡境内,其种类丰富、数量浩繁,涉及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尼玛县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那曲地区的西部,地处羌塘原腹地“大湖盆”区,是一个以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和高原寒带干旱气候。
那曲拉伊还包含劳动歌,如“驮盐歌”“打青稞歌”“打酥油歌”“剪羊毛歌”等。另外。在农忙之余,当地农牧民还喜爱聚集一起边唱边舞,从“下宁”(传统果谐)到“下萨尔”(新果谐),内容丰富多彩。
完整的拉伊对歌有一定程序,如引歌、问候歌、相恋歌、相爱歌、相思歌、相违歌、相离歌和尾歌等。拉伊的曲调,因地域不同而风格多样,有的强调语言表意,节奏紧凑;有的旋律深沉、悠扬,形成自由、婉转、悠长的风格;有的旋律甜美,节奏规整,形成雅致、端庄的抒咏风格。该遗产项目主要以集体传承方式传承至今。
那曲拉伊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藏北、藏东等地先民迁徙、劳动、生存的口传历史。它与藏民族的成长历程同步,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抢救和保护那曲拉伊,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Ⅱ-21 |
项目名称 藏族拉伊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