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古筝艺术(中州筝派)
项目序号:619
项目编号:Ⅱ-120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
保护单位: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中州筝派是我国古筝艺术中四大筝派之一,被称为“中州古调”,主要流布于河南省的南阳市、洛阳市、郑州市、许昌市、开封市、驻马店市等地,以及台湾和港澳地区。中州筝派的形成与河南大调曲子、曲剧等民间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密切相关。

筝,古称“秦筝”,始于秦地。随着秦筝传入中原,筝便渐渐用以演奏河南民间音乐。唐代李峤《咏筝》诗中“郑音即廖亮,秦声复凄切”之句便已说明中原筝当时已具有鲜明特点,且能与秦声分庭抗礼。中州筝派一般分“板头曲”(也被称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和“牌子曲”(又称“小曲”)两部分。其中板头曲是纯器乐曲,源于大调曲子开场时的前奏曲,用以调节、渲染气氛,如【陈杏元和番】【高山流水】等;牌子曲(有些还带唱词)结构精致短小,情绪轻快活泼,地方风格浓郁,如【山坡羊】【剪靛花】等。

中州筝派主要以手腕带动手指演奏,其传统手法由民间相传的《掐筝诗》可知:“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踢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推揉自悠闲。”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小颤”“滑颤”“大颤”“揉颤”等技法最有特色。中州筝派按变音、代替音较多,其演奏风格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特色。

20世纪初,随着河南地方戏的迅速发展,筝成为曲剧、越调等河南地方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渐确立了独奏乐器地位。中州筝派主要依靠家族和师徒方式传承,在河南民间多有普及,当地成立了以河南古筝为主奏乐器的板头曲研究会,并利用茶馆等场所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中州筝派音调优美、大气、细腻,雅俗共赏,既有古老中原音韵的遗存,又有四方传统音乐的汇入,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音乐的包容性,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深厚的历史传统,在我国各地均有一定影响,是河南优秀民间音乐的代表之一,在研究我国民族器乐特有的音乐风格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127
姓名
曹桂芬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120
项目名称
古筝艺术(中州筝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120
项目名称
古筝艺术(山东古筝乐)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菏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