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竹马(淳安竹马)
项目序号:641
项目编号:Ⅲ-44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淳安县
保护单位:淳安县博物馆(淳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淳安竹马,俗称“跳竹马”,是主要流传于浙江省淳安县各乡镇,并辐射浙江省建德市、桐庐县、开化县等周边县市的一种传统舞蹈。据记载,淳安竹马始于南宋。南宋《武林旧事》《梦粱录》等均有相关竹马舞的记载。明清时期,淳安庙会众多,竹马舞表演盛行。清康熙年间,采茶戏传入淳安,与淳安竹马渗合,出现了“两脚戏竹马班”。至清末,发展为“三脚戏竹马班”,先跳竹马,后演小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淳安竹马发展至鼎峰,竹马队多达三百余支。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跳竹马是当地百姓主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淳安竹马表演常由三男两女或两男三女组成,以古装人物扮跳。头马为红马,正生扮跳;二马为黄马,青衣扮跳;三马为绿马,小生扮跳;四马为白马,花旦扮跳;五马为黑马,小丑扮跳。表演时,表演者将竹马捆扎在腰间前后,左手抓马颈,右手提马鞭,突出一个“跳”字。常见步法有快步圆场、快步直进、快步跳跃、侧身搓步、马步倒退等。淳安竹马表演传统阵式繁多,达108阵。常见阵式有马花阵、梅花阵、开四门、双马齐跃、扬鞭催马、五马绕柱等。伴奏以戏剧锣鼓伴奏为主,如滚头、马腿、急风等;辅以吹拉伴奏,乐曲常用【十二月花名曲】。

竹马表演不受时空和人数限制,可在广场、舞台、祠堂等场地表演。至今还保留着跳竹马讨彩头、先祭祀后跳马、白马不进门(村)、上庙(殿)求神请马等民间习俗。

淳安竹马传承脉络众多。近年来,淳安县十分重视竹马的保护传承,建立了县竹马保护工作小组,建成省级竹马传承教学基地和展示厅,培育了一批民间竹马表演队,鼓励竹马传承人、老艺人开门收徒,促进代际传承。

淳安竹马在眼、身、法、步、念唱等方面颇具特色,对“淳安三角戏”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推动作用,对于研究地方舞蹈和戏曲源流,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其变化多端的阵式,灵活多样的步法,精美灵巧的道具等,充分展示了淳安人民的智慧,对研究和传承淳安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252
姓名
方炳坤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44
项目名称
竹马(淳安竹马)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淳安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44
项目名称
竹马(蒋塘马灯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
编号
Ⅲ-44
项目名称
竹马(邳州跑竹马)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邳州市
编号
Ⅲ-44
项目名称
竹马(东坝大马灯)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