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洪泽湖渔鼓
项目序号:1268
项目编号:Ⅲ-115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江苏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洪泽县 
保护单位:淮安市洪泽区文化馆

洪泽湖渔鼓是洪泽湖湖区渔民在长期水上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以敬神、娱人为内容,以祭祀活动为载体的传统舞蹈表现形式,主要流布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现淮安市洪泽区)、宿迁市泗洪县等地,并流传到洪泽湖周边地区甚至山东省微山湖区域。

洪泽湖湖区历史上水患严重,渔民祭祀活动普遍存在。。至清末有千人以上从事渔鼓表演,并从单一的祭祀请神发展成为逢年过节、家族活动必不可少的娱乐形式,后又融入渔民生产生活动作和苏皖一带的肘鼓子和快板说唱,形成今天的洪泽湖渔鼓,兼有陆地表演和船上表演。传承方式以师徒传承为主。

洪泽湖渔鼓与端鼓腔一脉相承,陆地表演多立高杆挂神幡,场内悬挂各种神像并饰有剪纸图案。湖上演出时,并连两只大船作舞台,观众则坐船围而观之。洪泽湖渔鼓主要有开坛、展鼓、拜坛、请神等祭祀程序,传统步法有“商羊腿”“剪子步”“单驾云”“双驾云”“白鹅亮翅”等,后又发展出“双排柳”“北雁南飞”“戏鸳鸯”“戏金蟾”“孔雀开屏”“乘风破浪”以及“一网粮”等诸多动作和队形。唱词内容要根据设坛目的而定,多为《唐王游地府》《魏征斩小白龙》《哪咤闹海》等传说,后来融入歌唱劳动、庆祝丰收等内容,既可按照编好的词演唱,亦可即兴创作。道具包括单面羊皮鼓和竹制鼓签,渔鼓为40公分直径的铁环上蒙羊皮或鱼皮,在17公分的鼓柄尾端套上一个10公分直径的铁环,环中再套三只5公分直径的铁环,再于三只5公分直径的铁环中各套上三只3公分直径的铁环;鼓棒由竹片制成,长45公分,宽1公分,棒尾系上穗子。乐器除渔鼓外,后增加了笛子、二胡、琵琶等。

洪泽湖渔鼓承载着湖区许多文化信息和记忆,蕴含着湖区人民生产生活历程、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的丰富历史信息;包含多种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它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构建传承淳朴民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