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宜黄禾杠舞
项目序号:1270
项目编号:Ⅲ-117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江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宜黄县 
保护单位:宜黄县文化馆

宜黄禾杠舞,当地人称“打禾担”,是流传于江西省宜黄县及周边地区以镰刀敲击禾杠的民间舞蹈,由上山砍柴延伸而来,且歌且舞。禾杠,即挑柴火、禾秆用的竹竿,为便于穿插两头削尖。

最初,禾杠舞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由砍柴人跟随老辈人自学而成。江西省宜黄县属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常有猛兽出没,上山砍柴时必须结伴而行,于是用镰刀敲打禾杠吆喝同伴上山。这种吆喝渐渐进化为曲调,演变成抑扬顿挫的山歌。禾杠歌系简朴的三音列矮腔山歌,即123音列或561音列,5/8拍或6/8拍,行腔自如,节奏平稳,一字对一音,没有拖腔,配上禾杠敲打,十分有趣。一般和着歌腔的节奏敲打,或自打自唱,或一人唱一人敲打,或对打对唱,歌词不固定,即兴填词,或借景抒情、打趣猜谜,或谈情说爱,通常在上山路上或休息时演唱。最初禾杠的敲打,只是将禾杠拿在手上或放在肩上,和着山歌节奏做简单的碰击,后来发展为利用镰刀的正面、反面、刀把与镰刀管的结合凹处和着山歌节奏敲击、摩擦发出不同音色和不同强度,禾杠也演变为插在地上变着花样,动作也由原来的行进步子变化为队形,载歌载舞,宜黄禾杠舞由此成形。

宜黄禾杠舞基本动作包括一般行进、单跨马、双跨马,手持禾杠、肩扛禾杠、手把禾杠。表演形式包括独舞独唱,无舞蹈动作的男女对击对唱,男女带有自身舞蹈动作的对击对唱,众人且击且舞、单人独唱,且歌且舞的群舞。唱词灵活多变,有花歌和锁歌之分,即情歌和猜谜,花歌一般为对唱,锁歌讲究“八打八开”,即设八段谜语,再逐一解开。每段禾杠歌唱完后,通常会加上一声吼“哟——喂”,众人合演时必加,一般由领唱结束后,众人合吼,以烘托气氛。游戏部分为“打杈”,将三根禾杠支成三角杈,每位参与者以一捆柴为赌注,参与者轮流抛掷镰刀,将杈击倒者为胜。

宜黄禾杠舞由人们劳动中自发而产生,即兴填词考验急智,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是当地人民劳动之余的娱乐活动,也是凝聚人心和青年男女传情的重要媒介,着重反映出农耕时代宜黄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