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耍老虎
项目序号:1271
项目编号:Ⅲ-118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焦作市 
保护单位:焦作市文化馆(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耍老虎是流布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传统舞蹈表现形式,包括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常家武虎、小尚虎舞、沁阳言状老虎、温县耍老虎等。“耍”在焦作方言中指“玩”“表演”。

当地民众从老虎的腾、跳、扑、卧等动作中受到启发,以虎的生猛和威严彰显出骁勇善战的武士精神,并融合武术、战争、宗教等元素,创编了这一民间舞蹈。中站常家武虎产生于明万历年间,常氏第九世祖常一显、常一贵根据老虎的动作创编出武虎的表演。中站小尚虎舞由清道光年间张氏第十九世张书庭在民间祭祀火神、药王活动的基础上融入家传武功创编成形。沁阳言状老虎的产生与道教有着密切联系,在每年四月初九祭祀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的仪式上,耍老虎等民间社火各显绝技,虎舞表演中常有道士手持拂尘驯服老虎的情节。温县耍老虎有二百多年历史,西周村民间艺人把战鼓与虎舞表演相融合,创编了气势恢宏、庄严隆重的耍老虎表演,体现了将士骁勇善战的精神。

耍老虎由虎舞、仪仗乐队两部分组成,其表演形式、套路大致有以下三种:第一,平地虎,舞虎者在平地做出各种惊险动作;第二,丘陵虎,场内中间放置由二十张方桌、两把柳圈椅叠成的高2.5米的表演台,舞虎者逐级登上高台,做出惊险虎形动作;第三,高山虎,上3米梯或用几十条木凳搭成七八米高架,顶上放大椅,一只或数只老虎攀登表演。仪仗乐队由打击乐器鼓、锣、镲、各色彩旗、火铳等组成。传承人掌握制作虎头、虎皮、虎尾的传统手工技艺,采用泥胎、纸浆、钢条、布段彩绘手工自制道具。

耍老虎集杂技、武术、舞蹈于一体,表演套路内容丰富,极具观赏性,具有较高文化、艺术欣赏价值。作为一种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已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在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296
姓名
郑小永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118
项目名称
耍老虎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