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278 |
项目编号:Ⅲ-125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舞蹈 |
所属地区:贵州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册亨县 |
保护单位:册亨县文化馆 |
“转场舞”在布依语中称“勒呜”,是流传于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居住村寨的传统舞蹈。布依族转场舞是在土司制度下因村寨内部斗争而产生的舞蹈,每年正月十三到十五,布依族村寨男女老少着盛装聚集在村寨晒坝场上参与实践。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南、北盘江在县境内交汇而过,以布依族为主体民族。相传清康熙年间,册亨县威旁大寨的寨主王包赛带领村民击退入侵者,并成为当地首领,但在此后常欺压百姓,让民众无法度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隆冬,众人趁寨主催缴柴草之机,多积柴草堆于寨主家,在大年三十深夜,一把火将寨主家化为灰烬。村民们聚集在一起,不管男女老少,敲锣打鼓围着大火手拉着手尽情歌舞,从初一跳到十五才渐渐散去。后来,民众们每次跳转场舞前都要先祭祀王包赛,一为缅怀王包赛曾护寨有功,二是警示教育后人。转场舞在300多年的衍进中,逐渐流传至册亨县各布依村寨,并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跳转场舞的习俗,一直沿习至今。
布依族转场舞包括祭祀、开场请师、情景表演、跳转场四部分内容。祭祀,包括祭寨神王包赛和家丁祈福。开场请师,由祭祀祖师为道具、乐器注入灵性,保佑转场顺利。情景表演,需要备好纸房、柴草等道具,由村民扮演寨主、家丁、妇女、老人等角色,现场表演寨主王包赛欺压百姓和被焚烧消灭的情景。跳转场舞蹈,由村民围着篝火欢呼,手拉手跳转场舞。布依族转场舞共有八式,包括“罗黑”“金协”“下罗盘”“先给”“昂黑”“顺金”“嘎外峦”“嘞呜”。布依族人在每年春耕来临时跳转场舞,向神灵祈福,以求农事顺利,五谷丰登。现今,布依族转场舞已逐渐由仪式性舞蹈向民间喜闻乐见的审美娱乐舞蹈转化。
布依族转场舞蕴含着布依族的民间信仰、社交礼仪、理想、道德观念等诸多要素,通过跳转场舞,布依族人可以在愉悦中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接受感恩、尊重、团结、互助的道德教育,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