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铓鼓舞
项目序号:1280
项目编号:Ⅲ-127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云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建水县 
保护单位:建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铓鼓舞是由哈尼族男性表演的以铓鼓为道具的民间传统舞蹈,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南部坡头乡、普雄乡的8个哈尼族村寨,并辐射元阳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等周边地区。铓,铜制,分公母,母铓声音沉闷,仅为舞蹈伴奏;公铓声音清脆,为舞蹈用具。鼓,舞蹈用具,制作程序严格,伴有隆重仪式,蒙鼓皮时要在鼓里放谷子、豆、银器等物,杀鸡敬献后背过身子,反手将牛皮蒙在鼓框上。铓鼓舞一般为师承,由颇受尊重的老人教授给年轻人。

铓鼓舞是祭祀寨神“昂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农历正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寨头带领青年男子祭祀龙树,之后在村中的跳铓鼓场上举行隆重的敬铓鼓仪礼,将铓敲响三下,持铓起舞,绕桌三周,再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行礼,男子们一拥而上,敲响铓鼓,开始历时3个晚上的铓鼓狂欢。

铓鼓舞的动作来源于哈尼族人的梯田耕作。表演时舞者围成圆圈,跳鼓者在外,舞铓者在圆心,铓鼓同舞,舞蹈有各自不同内容。舞铓者表演时,围成圆圈,左手持铓,右手用槌抵住铓乳中部,随身体的左右摆动而舞,有“糊田埂”“跪拜”“倒立”等动作。基本步法有走步、点脚尖、蹬脚步、立脚尖、跪拜、倒立、弓步绕手、小退步、蹲崴步、前拖步、后移步、踩步、跨跳步等十余种。舞鼓者表演时,将皮鼓用一绳子挎在左肩上,左手搂住鼓身,右手用鼓槌由下而上敲击,同时吸左腿,上身往右稍倾斜,左脚落下的同时吸右腿往身体右旁斜下方插出,身体随之上下起伏。往正前搓步击鼓时,身体作绵韧有力地上下起伏。队形用直排、横排、斜排、圆圈等变换形式,与铓舞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缤纷多彩的图案。

铓鼓舞见证着哈尼族传统的宗教信仰习俗,作为哈尼族村社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能给人们提供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启示。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李建光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哈尼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127
项目名称
铓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建水县
编号
05-2301
姓名
李生方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哈尼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127
项目名称
铓鼓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