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281 |
项目编号:Ⅲ-128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舞蹈 |
所属地区:云南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瑞丽市 |
保护单位:瑞丽市文化馆 |
水鼓舞是德昂族的代表性舞蹈之一,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瑞丽市、盈江县、陇川县、梁河县等县市及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的德昂族村寨。
在德昂族创世神话传说中,水鼓被认为是“远古回音”的再现而受崇拜。水鼓舞最早用于祭天、祭地、祭谷魂等祭祀活动,后来发展为德昂族“浇花节”“泼水节”“龙阳节”等节庆活动的自娱性喜庆舞蹈。传承方式主要有家庭传承、拜师学技和看后自学成才几种。
水鼓又叫“嘎奔当”,是德昂族的主要打击乐器。鼓身一般长为1.5—2米,其形状为桶形,大头小尾。制作鼓身时,用较软的木材“亥麻干”将树心挖空,并在鼓身的表面绘上各种花纹或德昂族的图腾标志物。鼓的两端用牛皮或蟒皮蒙上,用牛筋交叉首尾连接扎紧。鼓身制作完后,在鼓身的中间挖出一个小圆孔,敲打前装入清水,在鼓面的皮上涂上黄泥,待鼓面和鼓心湿润后,再把剩余之水倒出。经过湿润后的鼓,音色柔和,纯正悠扬。
水鼓按体积分大、小两种,大小水鼓舞有不同的跳法:
“大水鼓舞”是男女集体舞,用鼓架支鼓身,一男用槌击打鼓头,动作强劲有力,动作以打鼓人即兴表演而定,可正打、侧打、转身打、背身打,另有铓、镲和小象脚鼓围水鼓伴奏。其余舞者围圈顺时针而舞,唱水鼓调,跳“脚步舞”“采花舞”“播种舞”“收割舞”等。
“小水鼓舞”属男性舞蹈,由一男挎鼓于腹前,右手持槌击鼓头,左手拍鼓尾,另两男各持铓、镲击乐,构成交错重叠的节奏。舞者边敲边舞边换位,基本舞步有蹉跳、蹲跳、对蹬、崴鼓、跨步转圈、公鸡打架等,手中的鼓槌、铓槌和镲盘随舞步绕打出不同的花式。同时,众人围绕成圈踩着鼓点载歌载舞,舞步以“单脚提步绕”为主,动作有单双蹉步、踢脚转圈、绕鼓尾、崴鼓、公鸡打架、各显神通、蹲跳、对蹬等,夹杂一些对跳和原地转圈的动作,气氛热烈。
水鼓舞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是当地德昂族民众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其理想愿景和思想观念的文化载体,在促进当地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岩翁(张飞)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德昂族 |
类别 传统舞蹈 |
项目编号 Ⅲ-128 |
项目名称 水鼓舞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瑞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