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晋剧 
项目序号:162
项目编号:Ⅳ-18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山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晋中市 
保护单位: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

晋剧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省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外省称之为“山西梆子”,主要流布于山西省中、北部及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部分地区。

清代初年,蒲州梆子流入山西省晋中市,与祁太秧歌、晋中民间曲调相结合,经晋商和当地文人的参与而形成中路梆子。清末民初中路梆子发展成熟,班社众多、人才辈出,首批中路梆子女演员使其声腔艺术又一次发生变革,至1925年始有“晋剧”之称。抗战时期,晋剧成为主要的宣传艺术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剧进入新的繁荣发展时期。

晋剧的唱腔和表演既具有梆子腔激越、粗犷的特点,又不乏圆润和工细。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分为“乱弹”“腔儿”“曲子”3类,韵脚规律是上仄下平;也有少量剧目用昆曲或罗罗腔演唱。“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腔,共有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7种板式。“腔儿”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导板腔”等。“曲子”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板式主要分为“有板有眼”和“有板无眼”两种。表现技巧多姿多态,难度较大,有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鞭子功、梢子功、耍茶碗、耍头巾、甩辫子等。在行当上生、旦、净、末、丑齐全。文场伴奏乐器主要有晋胡、二弦、三弦、四弦,统称“四大件”,音乐丰富,板式多变,表现力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剧伴奏乐器在“四大件”的基础上,增加了西洋管弦乐器,唱腔在平板、夹板、二性、流水等传统板式基础上也有较大革新。传统剧目有历史故事戏、神怪戏、生活故事戏3种,著名剧目有《打金枝》《金水桥》《算粮登殿》《情探》《下河东》等。

晋剧是当地民众喜爱的地方戏曲艺术形式,是晋中市、山西省代表性文化符号之一。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其与北路梆子、祁太秧歌、太原秧歌、碗碗腔等剧种交融互动,在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冯继忠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18
项目名称
晋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
编号
05-2317
姓名
王万梅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18
项目名称
晋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
编号
05-2316
姓名
贾炳正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18
项目名称
晋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