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提琴戏
项目序号:727
项目编号:Ⅳ-126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湖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崇阳县
保护单位:崇阳县提琴戏传承发展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崇阳县
  
  提琴戏是湖北省崇阳县别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在鄂东南、湘北、赣北等地区流传的梁山调与崇阳地方小调、民间音乐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因以提琴为主奏乐器而得名。提琴是用蛇皮、楠竹筒、梨木等制作的一种民族乐器,形似二胡,但上部的两个弦轴分别装在琴杆两边,下部与琴筒固定,演奏者以虎口夹住琴杆,将琴筒抵在腰间,站着也能拉。
  提琴戏的板腔音乐分为正腔和小调两部分,正腔包括“正调”、“一字调”、“阴调”、“拖子”、“西湖调”、“反调”等曲调,均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提琴戏的演奏乐队有文武场之别,原来由“上手”、“夹手”、“鼓手”、“小锣”四人组成,“上手”担任主要伴奏任务,拉第一把琴兼吹唢呐;“夹手”辅助伴奏,拉第二把琴兼打锣鼓;“鼓手”掌鼓板,兼打小锣以外的所有打击乐器;“小锣”由学徒担任,负责打小锣和检场。
  提琴戏演出初期,角色行当主要包括老生、小生、奶生、正旦、花旦、闺门旦、婆旦和小丑,称为“三生、四旦带一丑”,其中丑角兼演摇旦和净角,民间有“七紧八松”之说。提琴戏剧目众多,既有《乌金记》、《灯笼记》、《三宝记》、《清风亭》、《柳毅下海》等大戏,也有《张广大拜寿》、《驼子回门》等小戏,有些剧目像《灯笼记》、《打花井》、《补背褡》等独具特色,在其他剧种中十分罕见。
  提琴戏是我国戏曲苑囿中独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具有地方戏曲史、民间音乐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从1994年至今,崇阳县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提琴戏剧艺术节,受到省、市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提琴戏发展基金会”,2000年开始,县财政拨专项资金两万元,用于提琴戏剧团演职员的培训、保护和提琴戏的发展。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4-1689
姓名
甘伯炼
性别
出生日期
1929.12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126
项目名称
提琴戏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