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浦东宣卷
项目序号:1292
项目编号:Ⅴ-118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上海市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
保护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

浦东宣卷是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为核心流布地区、采用浦东方音说唱相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传统的演出方式为四人组合,两个主演作为上、下手分持老郎和木鱼,坐在书桌两侧说唱表演;另有两人分持二胡与碰铃,坐在桌后伴奏并帮腔。表演时视宝卷照本宣唱,故称“念宣卷”;又因帮腔中借用佛号“南无”作衬词,故民间俗称“捉那摩”。后增加几件乐器至七八人参演。

清乾隆年间,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的宣卷传入上海市浦东新区,本地人学习苏派宣卷后采用本地方音和曲调表演,至清末形成本土化的浦东宣卷。又因当地人信奉佛道,在“做社”和婚丧寿煞等习俗中多请艺人进村宅念卷,为宣卷活动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浦东宣卷在日常的娱乐演出外,也为老人做寿、小孩过关煞等仪礼以及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节庆活动礼仪服务。

浦东宣卷的基本唱腔有从基本调“宣卷调”衍生的散、慢、中、快等板式及【五更调】【银绞丝】等十多个小调类曲牌,唱词为“二二三”词格的七字句,腔格分“上下句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种结构,并有一唱众和的帮腔。传统节目有《岳飞》《合同记》《鱼舟过渡》等70多部中长篇和《花名宝卷》等20多个开篇,题材内容多为忠孝节义、因果报应、劝人为善等。伴奏乐器有老郎、木鱼、二胡、碰铃以及引磬、小钹、铛子、扬琴、笛子、胡琴等,伴奏方式为腔间伴奏。另有醒木、扇子、手帕等道具。

浦东宣卷具有不可忽视的娱乐审美价值和服务民众信仰的民俗价值,承载着浦东民众的精神气质,体现了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基本腔还被锣鼓书、滑稽戏和沪剧所吸收,滋育了上海市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