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客家古文
项目序号:1294
项目编号:Ⅴ-120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江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于都县 
保护单位:于都县文化馆

客家古文是在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中心的赣南客家居住区流传的曲艺说书形式,因所演述的内容在历史上多为“古人的故事”而得名,俗称“古文”。

客家古文至迟在清道光年间即已形成。其表演形式采用赣南地区的客家方言说唱叙述,又说又唱、以唱为主,通常为一人坐着自行伴奏说唱,也有加入多人帮腔伴奏的情形。自拉自演的说书表演方便,帮腔伴奏机动灵活,伴奏乐器勾筒定弦一般为5—2、2—6、1—5、6—3,在旋律行腔中充分发挥出空弦的特色。曲本体裁为散韵相间体,唱词格式多为七字句式。所用唱腔为曲牌基础上形成的板式腔,常用的曲牌有二三十支,常用的功能唱腔有擅长叙事和抒情的“数板”,有表现悲愤和伤感的“悲调”,有表达欢快活跃情绪的“欢板”与“喜调”,还有“哭板”“慢板”等。客家古文具有鲜明的“一曲多唱”特色,一首乐曲多是配上若干不同的唱词反复唱,情节层层分开。伴奏乐器主要为勾筒(二胡),也有加入渔鼓筒、小鼓、竹板、梆子、唢呐、秦琴等的情形。

客家古文属于曲艺中的说书类型,擅长叙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演唱者借助面部表情、声调唱腔,抒发喜怒哀乐、评述功过是非,从而将故事人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客家古文的传统节目有《割心记》《割袍记》《丝带记》《卖花记》《龙凤记》《琵琶记》《金簪记》《白扇记》等。也有短小的“静场”节目,俗称为“十八搭”。其内容多曲折离奇,有因有果,是非分明,内涵丰富;思想立意多推崇行善积德、重礼崇学、忍辱负重、勤俭持家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优秀品格,同时,鞭挞背信弃义、为富不仁、恶毒奸诈、好逸恶劳等社会不良习气与丑恶现象,激励人们崇尚善良、奋发上进、顽强拼搏,教导人们坚贞不屈、勤俭节约、和睦友爱等等。

客家古文不仅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也在传播中让广大群众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特征,在传承客家文化与精神、维系社群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研究客家语言、民风民俗及文化生活也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