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815 |
项目编号:Ⅵ-43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 |
保护单位:富蕴县文化馆(富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富蕴县美术馆) |
哈萨克族赛马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且广泛流传的传统体育活动,流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等地,其中富蕴县拥有地势平坦、宽阔的夏季牧场,交通便利,是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牧民夏季转场的必经之处,赛马活动频繁,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哈萨克族赛马一般在阿肯弹唱会、婚礼等传统节日举行。参赛的马匹要由专门懂得驯马和相马的人进行选择,并提前两三个月进行训练。哈萨克族赛马分赛走马和赛跑马两种。赛走马是比马的耐力、稳健、美观。骑手一般是成年人,比赛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能够把马压住,既要使马走得稳、健、美,又不能让马疾跑。而赛跑马是比马的速度,以先达到终点为胜,骑手大多是12岁左右的小孩。赛马扎脑鬃毛,鬃尾梳辫,马尾上要插上猫头鹰羽毛,马身披上用毛线编织的披衣,装饰一新,同时用轻便的马具,以减轻马背负的重量。获奖名额根据参赛的马匹数量决定,骑手们会将奖品的一部分分给亲人和邻居。
哈萨克族赛马以族群传承方式相沿成习,且在有参加赛马传统的家族中进行代际传承。因对骑手和马匹都有十分严格的选拔标准,且骑手要长期驯马以形成默契,再加上从游牧逐渐转为定居的生活方式后,马匹不再是主要交通工具,对哈萨克族赛马的传承产生了一定影响。
哈萨克族赛马是哈萨克族民众广泛参与,集相马、驯马、马术于一体的体育和游艺项目,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一般在举行赛马时,还同时举行姑娘追、马上竞技、叼羊等传统体育活动,形成以赛马会为核心的文化空间,是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平台,在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文化认同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553 |
姓名 巴界·阿布力马金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哈萨克族 |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项目编号 Ⅵ-43 |
项目名称 赛马会(哈萨克族赛马)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Ⅵ-43 |
项目名称 赛马会(恰青赛马会) |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 |
编号 Ⅵ-43 |
项目名称 赛马会(玉树赛马会) |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
编号 Ⅵ-43 |
项目名称 赛马会(当吉仁赛马会) |
类型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