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蒙古族驼球
项目序号:1302
项目编号:Ⅵ-72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
保护单位:乌拉特后旗文化馆

蒙古族驼球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等地,是蒙古族节庆与文化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通过两阵对垒、乘驼击球、追逐争抢、以分取胜的竞技性传统体育项目和对抗性运动,要求人驼配合,球员既要善于驾驭骆驼,又要有娴熟的击球本领。

乌拉特系蒙古族部落中的一支,17世纪中叶由呼伦贝尔西迁至今日的乌拉特草原,游牧于阴山南北麓及黄河北岸。当地牧民驯养骆驼,起初主要用来驮运,后来在走亲访友的追逐游戏中形成赛驼活动。之后在祭敖包、办庙会及那达慕等群体活动中增设了赛驼,随之驼球赛也逐步开展并形成规模,传承延续下来。

蒙古族驼球起先只是民间游戏,没有严格的规则,只要场地稍加平整即可开展。因其简单易行,迅速在草原上风靡,后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竞赛规则。现在的驼球赛为4人赛制,场地长90米,宽60米,在球场端线中央各设一门,设守门员。上下半场各10分钟,双方以进球多少定胜负,若终场比分相等,则互射点球定胜负。比赛中球员除可采用多种技术击球外,还可利用乘驼掩护合理冲撞,具有一定的对抗性。

蒙古族驼球存在群体、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授多种传承方式。在牧民群体中,年轻骑手跟随家中长辈和族群前辈学习驯养骆驼、驼球技巧及赛事礼仪。

蒙古族驼球反映了乌拉特蒙古族部落的历史演进过程,体现了强身健体、奋进拼搏、率性天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理念和民族精神,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此外,驼球赛还起到了加强交流与合作、增进团结和友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体育精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