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20 |
项目编号:Ⅶ-116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美术 |
所属地区:辽宁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抚顺市 |
保护单位:抚顺琥珀泉艺术品有限公司 |
琥珀雕刻流传于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新抚区、顺城区和东洲区,坐落在望花区的“煤精琥珀博物馆”“古城子琥珀一条街”以及新抚区的“抚顺琥珀精品艺术馆”“抚顺琥珀研究所”“中国琥珀城”是抚顺琥珀雕刻制作的核心区域。
琥珀雕刻具有原料和工艺的特殊性、鲜明的地域性、作品的天然性、制作的灵活性等典型特征。抚顺琥珀雕刻制作全凭艺人的灵感和经验,就地取材、以料定稿、因材施技,以“闪展腾挪”的设计和“避炸隐裂”的技艺,对充满裂纹的琥珀进行雕刻。艺人边切削、雕刻,边清理粉末,使原料变得透明以决定下刀方向和随时改变设计。艺人们还自制雕刻工具,如给琥珀钻孔时自制钢质钻丝,用两块木板夹住,搓动木板使钻丝转动;琥珀圆珠打磨抛光,用钻丝插入已打好的孔中,搓动木板,使钻丝带动圆珠转动;琥珀打磨也要手工使用自制“钻”和砂纸,抛光使用布。抚顺琥珀雕刻工艺流程包含选料、去皮、破荒、切坯、捣角、磨型、铲活、走刀、抢细、搓孔、绘画、抛光、编绳、盘养等。采用的雕刻方法涵盖素雕、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刻的题材主要有人物、动物、植物、吉祥物、吉祥纹、风景等。雕刻制作的琥珀种类有摆件、把件、挂件以及佛珠、首饰、实用品(烟嘴、纽扣、帽正)等。
琥珀雕刻从1903年抚顺西露天煤矿开采出琥珀开始,当时木雕艺人赵昆生、赵景霖发现了琥珀的可雕性,与张佰孝创办了第一家琥珀作坊“双和兴”。据《民国抚顺县志》记载:1930年,抚顺的“石炭(煤精)、煤璜(琥珀)器物作二十户”,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经过百年师徒传承,该技艺现已传承7代。
琥珀雕刻现已成为抚顺的城市名片,其作品大都以传统文化为题材,样式品种多样,工艺精湛,被各国人士所收藏,在国际琥珀艺术品家族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历史、文化、艺术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