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蒙古文书法
项目序号:1322
项目编号:Ⅶ-118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保护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蒙古文书法是自蒙古族创造自己的文字以来、逐渐形成并完整传承下来的一种书法形式,在我国主要流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蒙古族居住区域。

在现代铅印和电子打印技术出现之前,人们主要用毛笔书写,在这一书写过程中,蒙古文书法自然而然地形成。如1225年间写成的《成吉思汗石书》,蒙哥汗的《释迦院碑记》,1334年建于云南省玉案筇竹寺的《云南王阿鲁石碑》,1580年俺答汗为贡马呈送明朝神宗皇帝的蒙汉文合璧手写体《朱诩鈞》,还有敦煌、北京故宫、西安、五台山寺庙和大同云冈的蒙古文石碑,都是回纥蒙古文毛笔楷书作品。蒙古文字具有“竖立着”的形象、“有头有尾”的构形特征(字符在词中的表现形式分为“字头”“字身”“字尾”)以及特别的书写方式(每个词的笔顺自上而下,行的排列从左向右)。凭借这些特点,蒙古文书法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门类。

从起源来看,蒙古文字符是在粟特文与古代回鹘文字符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在历史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蒙古文书法先后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书写体。在工具材料方面,它并不局限于常用工具。笔有排笔、毛笔等硬软之分;墨有黑、红两色。其中,用金、银、铜、螺、珊瑚及玛瑙等材料(在蒙古语中敬称为“宝物”,分为“五宝”或“九宝”)书写成册的文献,堪称经典中的极品。其书写载体还包括岩石、木板、纸、布、皮等。

自古以来,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蒙古文书法在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宗教、喜庆、丧葬等日常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717
姓名
包金山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蒙古族
类别
传统美术
项目编号
Ⅶ-118
项目名称
蒙古文书法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