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项目序号:1327
项目编号:Ⅷ-213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河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邢台市
保护单位:邢台市邢瓷烧制技艺研究院

邢瓷因窑口产地在古代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附近)而得名,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是指源于邢窑而产生、传承、发扬的陶瓷制作工艺。历史上,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存在于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的中南部地区和内丘县中北部,近些年,内丘县和邢台市区也开始烧制邢瓷。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复杂,分为化妆白瓷、透影白瓷制作,亦有刻划花、雕塑、印花、贴花装饰工艺,三彩品种烧制技艺,以及匣钵烧瓷技艺。邢窑烧制技艺采用大比例硬质原料(长石、石英石等)降低含铝较高的高岭土含量,坯料配制合理,含铁量低。利用此种技术配方烧制出的白瓷胎的瓷化程度较高,具有透影、釉面光润的特点。采用逆向旋转拉坯,把坯料制成具有玉璧足或玉环足的邢瓷产品,这是邢窑瓷器特有的标志。利用浸釉或荡釉法施釉,实施全施釉及半施釉技术,能使器物增加美感。使用的“还原焰”技法,利用匣钵扣住坯体进行还原焰烧成,能烧制出白里泛青、釉面细腻光润的产品,形成了邢瓷与其他白瓷的区别。邢窑以生产白瓷为主,兼烧黄釉瓷、黑釉瓷及三彩器等,产品包括生活用具、佛教用具及明器等。在美学特征上,胎体装饰留有唐时刻划花、印花和彩釉装饰技法,具有造型庄重、线条流畅、旋削规矩、圆润丰腴的特点。

邢窑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自南北朝时期已开始烧制瓷器,隋代已烧制出造型精美、影透性能强的高档白瓷,经隋代的发展,唐代邢窑成为盛产精细白瓷的中心,与越窑平分秋色。金元时期依旧兴盛,但由于瓷土资源的日渐匮乏,明清开始衰败。至20世纪80年代,邢窑烧制技艺几近失传,后经多方抢救挖掘,如今已经形成稳定的传承谱系。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历史文化价值。唐代陆羽在《茶经》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由此可见,邢窑是华夏白瓷的早期代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进一步保护和推广邢窑陶瓷烧制技艺,意义重大。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889
姓名
张志忠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213
项目名称
邢窑陶瓷烧制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