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32 |
项目编号:Ⅷ-218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广东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潮州市 |
保护单位: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 |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是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以特殊的陶瓷颜料在花瓶、笔筒、挂盘、瓷板画等瓷器上彩绘,并进行烧制的陶瓷制作技艺,流布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枫溪区、潮安县、饶平县,梅州市大埔县、高陂县等地。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以彩绘闻名于世,题材主要分为人物、花鸟、山水、图案类等,表现形式有诗画、开光、满彩、金地万花、图案花边、通景式等。所绘器具主要是白胎瓷器,所用毛笔种类近二三十种,如眉笔、洗笔、苔笔等,辅助工具为铁笔、竹笔、棉球、海绵、擂槌及擂钵等。潮州彩瓷烧制技艺繁复,要选择釉面洁白、形象端正的瓷胎,根据器皿的造型及设计要求定稿,用眉笔在复稿画面上描粗细、深浅之分的线条,填色及洗染中注重色彩深浅和厚薄均匀,在烤花后的花面、堆线上描金和填画。潮州彩瓷的颜料色彩丰富,色与色之间大都能混合互配,金色颜料用黄金制成金油,单独使用。这一技艺的核心要素是烤花,炉温要控制在700摄氏度到850摄氏度之间。潮州彩瓷烧制技艺款式新颖,构图饱满,色彩绚丽丰富,层次分明,线条流畅,格调清新,绘工精细,加上堆金工艺而显金碧辉煌,具有浓郁的潮州地方色彩,与粉彩、广彩等彩绘技艺有明显的区别。
潮州彩瓷制作技艺始于清代中后期。据考证,唐宋时期潮州就有瓷器生产,著名的宋代笔架山窑瓷器已有刻花、彩花、堆花等技法及釉下装饰手法。清代粉彩流行,同治末年枫溪瓷区已有规模从事瓷器彩绘作业的彩馆,宣统年间当地艺人制作的1.2尺百鸟朝凤四季盘及釉上彩绘人物盘等瓷器远赴重洋参加了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高度评价。潮州陶瓷制作技艺传承谱系错综复杂,代代有创新和演变,形成了多流派传承的“多师格局”,流传至今。
潮州彩瓷将国画技法运用到彩瓷中,富有国画笔触,将传统美术提炼到高层次的艺术品。潮州彩瓷制作技艺文化内涵丰富,展现了岭南地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民间工艺智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