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35 |
项目编号:Ⅷ-221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青海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 |
保护单位: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 |
藏族鎏钴技艺是金属传统装饰技艺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特色的民族金属装饰工艺,能起到金属文物复原、金属造像做旧的效果。历史上这一技艺在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流布,在国外亦有传承,目前主要流布于青海省。
藏族鎏钻技艺制作程序复杂、周期长。其制作工序为采药、泡制、发药、焊接、打磨、鎏钴钻、出锅、装饰等。鎏钴钻所用药物以15种草木药为主料、3种原生矿物质为配料合成,每一种药物的配置剂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否则会引起一些不良的化学反应,导致制作的物件受损。各种药物配置妥当后,要将工艺品放入铜锅内,再灌水到特定的位置,最后将配制好的药物放进去,开始烧火。药物分批放入锅内。火候要随掺入的药物而改变,时大时小,直到开锅。鎏钴的时间也是按工艺品的体积大小来定,多则半年及半年以上,甚至一年,少则是一个月或几天不等。最后还要在工艺品上镶嵌上多种宝石。藏族鎏钴钻技艺是颇具地域特色的民族金属装饰工艺。它的独到之处在于,仅靠原始而古朴的制法,不使用任何现代化学原料,显示了传统工艺的精妙,体现出藏族工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
藏族鎏钴技艺是古老的文物修复技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藏族的青铜铸造工艺,其发展与藏族地区的宗教文化、艺术传统以及对文物的保护需求密切相关,历史上主要用于修复青铜佛像、法器等宗教文物。这些文物在藏族宗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鎏钴技艺能够使受损的文物恢复其原有的外观和质感,同时保留其历史痕迹。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是这一技艺的传统传承方式。
作为藏族传统技艺的一部分,鎏钴技艺承载着藏族人民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体现了藏族工匠的智慧和精湛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价值。可以说,藏族鎏钴技艺不仅是修复文物的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象征。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2898 |
姓名 张宪忠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藏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221 |
项目名称 藏族鎏钴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