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布依族医药(益肝草制作技艺) 
项目序号:1356
项目编号:Ⅸ-22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医药
所属地区:贵州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贵定县
保护单位:贵定县文物保护站(贵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益肝草制作技艺是布依族传统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流传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境内的新巴、石板、抱管、黄土、和平、猴场堡、窑上、虎场、打铁和沿山等乡镇村寨。

布依族祖先为了同疾病作斗争,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观察、口尝身受、实际体验等,逐渐掌握了不少自然药物的治病效果,并参照中医“阴阳”学说,研制出益肝草秘方。

益肝草秘方由地耳草、酸汤杆、黄栀子、客蚂草、蒲公英等组成,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清利湿热、益肝健脾、散瘀止痛之功效,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修复干细胞再生,用于防治肝病、护肝保肝。其中地耳草,全草入药,主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等;酸汤杆为益肝健脾之君药;黄栀子具有护肝、利胆、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蒲公英具有保肝、利胆、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作用;客蚂草利湿健脾,散瘀止痛,为辅药。以此炮制而成的“益肝草”,含氨基酸、多聚醣、人参甙及三十多种微量元素,是较强的肝炎抗病毒药物。

益肝草制作技艺较为讲究,采药前,要在野外举行祭祀仪式,由布依族寨老召集主持,以祈求除病消灾为目的,摆设净茶净酒,在锣鼓鱼木等交响节奏声中,边唱诵边烧纸,以雄鸡血献祭土地,药师面向东方,净手合掌,祭拜祖师。祭祀仪式结束,即刻采药,务必在上午10时前完成。接着将采摘的地耳草、酸汤杆、黄栀子、客蚂叶、蒲公英等鲜药洗净、晒干,用碓、擂钵研磨备用。最后,用瓦罐熬制,加入特配秘方,20分钟后即可完成。所有器具皆为木、石材质,不沾铁器,以保证药物的疗效,采取修制和水火共制方法配制而成。该遗产项目主要以师带徒方式传承。

益肝草制作技艺是布依族先民在历史上顺应自然、防治疾病所积累的地方性知识,同时也是布依族文化的载体,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益肝草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是布依族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良药,具有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采药前在野外举行祭祀仪式,以雄鸡血献祭和祭拜祖师等事项,对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也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