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59 |
项目编号:Ⅹ-146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民俗 |
所属地区:云南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 |
保护单位:屏边苗族自治县文化馆 |
苗族花山节是苗族极具影响力的盛大传统节日。屏边是云南省苗族世居县,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初七,全县苗族同胞都会齐聚一堂,共同欢庆苗族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又名“采花山”,苗语称“奥道”,“奥”意为祭奠,“道”指山坡。根据历史文献及民间传说,花山节是苗族祭祀祖先、聚集因战乱和迁徙失散族人的族祭活动,其最早记录可追溯至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就有关于当时苗人活动的记载。屏边花山节活动主要包含立杆、祭杆、闹杆、收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特定内涵。
立杆时,要依次进行选场、选杆、挖洞、立杆等步骤。花杆是节日的关键标志,通常选用高大笔直的杉树,且需在农历腊月十六至二十八日确定地点并立好。花杆顶端朝东,象征苗族发祥地在东方。祭杆在花山节首日举行,主持者带领九男八女(寓意蚩尤的九个儿子和八个女儿)面向东方,在花杆前祭祀,唱《花山起源之歌》,以此追溯历史、祭祀祖先。闹杆环节属于民俗欢庆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有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等,其中还穿插着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收杆时,主持者唱收杆歌,芦笙师吹收杆曲,挖出花杆后让其倒向西方但不着地,由芦笙师引路,众人将花杆抬至主持人家,此时节日宣告结束。
该节日内容丰富、积极健康,在苗族同胞中认可度较高,是苗族隆重的节日。它几乎涵盖了苗族原始信仰、人生礼仪、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花山节不仅是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还在凝聚民心、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3061 |
姓名 侯保兵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苗族 |
类别 民俗 |
项目编号 Ⅹ-146 |
项目名称 苗族花山节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