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60 |
项目编号:Ⅹ-147 |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
类别:民俗 |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 |
保护单位:乌审旗文化馆 |
察干苏力德祭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供奉仪式,用来表达对察干苏力德乃至对长生天、对苍茫大地、对自然万物和对祖先的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世代相传的察干苏力德祭流布于两个区域,一个在无定河镇毛布拉格村,供奉的是成吉思汗于1206年宣告成立蒙古大帝国时所建察干苏力德。第二个在苏力德苏木塔莱乌素嘎查,供奉的是1217年成吉思汗授予木华黎的察干苏力德。
苏力德在蒙古语中寓意吉祥、崇高、和谐、团结、祥和,主要有察干苏力德、哈喇苏力德和阿拉克苏力德三种类型,每种皆有渊源、功能与传承谱系。从形制而言,它是由色斯姆(或矛)、托盘、古呼勒和旗杆等构成的旗麾,其中古呼勒必须用公马顶鬃制作,且按种类不同,马鬃颜色有别,察干苏力德用白马鬃。在蒙古族文化里,苏力德意义重大,是长生天使者、天人合一理念的物化,象征着人们的信念与精神,承载着对祖先崇拜的内涵。
察干苏力德,又称“九游白旗”或“九斿白纛”。数百年来,乌审旗的察干苏力德始终有专人守护、管理和祭祀,有固定的祭祀传承人。经过漫长历史变迁,从蒙元宫廷的供奉和祭祀礼仪,逐渐演变为民间的自觉行为和信仰文化。其供奉仪式丰富,分天祭、星祭、火祭、日祭、月祭、季祭、年祭、过年祭、大祭等,内容和程序繁杂。从祭祀日期、程序、形式、祭品,到祭祀人员和祭文,都有严格的规定。
乌审旗察干苏力德祭是蒙古族信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习俗、礼法和艺术的载体,反映了蒙古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及人的精神本质的理解与思考,具有较高的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价值,在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05-3062 |
姓名 嘎尔迪脑日布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蒙古族 |
类别 民俗 |
项目编号 Ⅹ-147 |
项目名称 察干苏力德祭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