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奎)10月25日上午,庆祝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0周年培训座谈会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进行,我县组织文化干部和各级传承人参加了培训座谈,三峡大学朱祥贵、彭红卫教授分别就《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屈原、楚辞与端午之美》进行了授课,精彩授课使参训学员深受教育和启迪,大家一致表示,作为屈原故里的文化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更有责任传承和发扬端午文化、屈原文化。
下午,纪念演出活动在学院街解放路社区进行,县文化馆选送的秭归建东花鼓戏《屈原断家产》、民俗表演《灵牛耕田》、《山歌对唱》等5个非遗节目参加了演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节目和演员的精彩表演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据悉,在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十周年之际,作为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的保护单位,秭归县文化馆和市群艺馆一道承办了系列庆祝活动。一是大力宣传并发放了《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及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宣传册等宣传资料。二是走进机关、企业、学校和农村,以屈原文化和端午习俗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讲座,普及屈原文化和端午文化;三是举办宜昌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培训座谈会,聘请专家学者对屈原故里端午习俗传承人和文化工作者开展培训;四是开展“端午习俗 飞入寻常百姓家”端午节申遗10周年展演和展出等保护成果宣传活动,全面进行“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职责和义务、端午节保护”等内容的宣传。(秭归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