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公布了5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陕西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安鼓乐入选。
西安鼓乐,又称长安古乐,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民间大型鼓吹乐,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的典型代表,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中国古代的交响乐”。
其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至今仍使用着唐、宋时期俗字谱的记谱方式,又被称为是破解中国古代音乐史众多谜团的一把钥匙,对于研究、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笙鼓不绝的千年传唱
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
2013年,第七届西安鼓乐艺术节
依附于民间宗教聚会(庙会)的“迎神赛会”和民俗中的“祈雨”等活动,西安鼓乐形成了各有不同仪仗、仪式和曲目的“行乐”与“坐乐”两种表演形式,还有一种在庙会表演中以合唱形式呈现的声乐部分,称为“念词”。
想目睹最热闹的西安鼓乐,决不能错过每年阴历六月初一的终南山南五台古会和六月中旬的城内西五台古会。
古会期间,各鼓乐社纷纷前往演出,观众摩肩接踵,时常出现"同坛"(音),即斗乐、赛乐,两支鼓乐队你一曲我一段比赛,看谁演的曲目多,演得好。
采用中国古老的记谱方式
目前西安各鼓乐社所使用的乐谱,依然是古代的半字谱,全为手抄传本。
其沿用着中国唐、宋时期的记写方式,这是中国最古老的采用汉字符号的记谱方式之一,其记谱形式以“上、尺、工、合、六、五、一”分别来表示“do、re、mi、fa、sol、la、si”,在汉字下方画斜线和在汉字旁加部首(例如加“亻”等)来表现音高。
有的音符与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写本《唐人大曲谱》相同,为燕乐半字谱乐谱,至宋代即为俗字谱,如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谱等,一直发展到明、清通行的工尺谱。
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乐手抄谱珍藏本的谱字,与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谱字基本相同,由此证明这一珍藏本历史久远,是明清以来已渐在全国失传的俗字乐谱。
据统计,目前现存的手抄谱本约100卷,3000多首曲目,已整理出的有1100多首。这些曲目保存了9世纪以来唐宋大曲、宗教吟唱、戏曲曲艺音乐、民间小调等极其丰富、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曲目和曲谱,其曲体曲式结构宏大,采用曲牌联缀形式,单曲都在20分钟以上,套曲长达2小时。
口传心授的隋唐宴乐
在西方大型交响乐中,乐队指挥和乐谱是不可或缺的,而西安鼓乐的演奏则全程无乐谱、无指挥,这就要求乐队成员必须将唱调烂熟于心,准确把握笛、锣、鼓等多个传统乐器的进入时间。
2005年,百名农民晋京演绎中国古代音乐史诗(北京海淀剧场)
更为难得的是这样的一支乐队,成员多为毫无专业音乐知识的农民。不似宫廷乐曲的传承,西安鼓乐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白天,艺人们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哼唱着鼓乐的曲调;夜晚,师傅在前教授,他们用筷子敲击着身前的长凳,练习节奏……这是西安鼓乐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的汇报片片段。
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原生态的文化遗存,打动了世界,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西安鼓乐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已纳入西安鼓乐研究保护中心的有六家民间传统鼓乐社:都城隍庙鼓乐社(西安市莲湖区)、何家营鼓乐社(西安市长安区)、南集贤东村鼓乐社(西安市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西安市周至县)、东仓鼓乐社(西安市碑林区)、大吉昌鼓乐社(西安市碑林区)。
乐社成员包括农民、教师、退休工人、学生等,这些乐社都有自己严格的师承关系,代代相传,其中何忠信、顾景昭、田中禾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名扬四海的艺术瑰宝
对西安鼓乐的保护与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国内诸多音乐史学家、音乐学家、音乐演奏家,都对这一乐种倾注精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04年4月,原文化部将西安鼓乐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专业试点项目;
2006年5月,国务院又将西安鼓乐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西安鼓乐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6月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亘古回响》。
近年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西安鼓乐曾多次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陕西省艺术节、“国风秦韵”陕西文化展演等重要场合也为西安鼓乐提供了展示平台。
2011年4月南集贤东村乐社与西村乐社在西安文化遗产博览会。
2012年,南集贤东村、西村乐社在赵庚辰95岁寿诞暨从艺80年晚会上表演斗乐
与此同时,“西安鼓乐进校园”活动火热开展,遍及西安、延安、北京、上海及台北、花莲等地几十所大中院校,让青年学生面对面、零距离地直接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2015年6月,西安鼓乐在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演出
西安鼓乐携带着中国古代千余年的音乐基因,在保证其原汁原味的艺术基础上,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已经成为陕西省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有力推动着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