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中医药战疫(之二)|​ 为战疫一线送弹药的人
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王学思 创建时间:2020-02-19 10:57:00

张义生,是经历过2003年SARS疫情的“过来人”。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第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管理。

1月21日,武汉市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1月21日,他愈发感到情况比较严峻。作为武汉市中医医院综合药学部主任药师、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深知疫情防控用药材(中药饮片)资源在这个时候的重要性。于是他委托制剂室主任向医院领导建议,立即储备中药饮片和生产防疫汤。

1月22日,张义生接到上级通知,加工7000袋防疫汤药。他认为不够,还应该加倍投料,但同事们都有点犹豫,在他的强烈坚持下,最终他们加工了1万袋汤药。那天下午,湖北省卫健委公布了组织中医药专家拟定的预防肺炎七味汤方。看到这一汤方与本院生产加工方非常相似时,张义生松了一口气。

张义生的工作地点是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中医药学基地。距他家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1月23日一早,在张义生去上班的路上,车里广播播报的消息让他不得不紧踩一脚油门——“今日武汉上午10点开始‘封城’”。

他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饮片库房查看备货情况,直到看见比平时多得多的药材存放在库房,一一查看药材的品质后,他的心里才感到踏实了一些。

从那天起,张义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生产车间指导防疫汤的生产。临床药学人员会随时向他反馈用药的效果,他再与生产人员研讨各个处方的投料情况,斟酌汤方的下料顺序。为确保同一汤方不同批次汤剂的生产质量,他总是带头亲自尝药,并且要求生产人员每生产一批也要尝一尝口感,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生产记录。

生产团队在制药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这是我从师父那里传承下来的做人做药的基本准则,如今不仅要在自己这里贯穿始终,而且也要教给年轻人遵守。”张义生说。

截至2月10日,张义生他们已经陆续生产了8个批次5310人份38830袋汤药,除供应武汉市中医医院及其接管的方舱医院和隔离点外,还提供给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四医院、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和开展社区防疫工作的有关机关单位。

目前,他们正积极组织中药制剂开发人员、生产人员和临床药学人员进行科研攻关,拟将前期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宣清和化方”“感冒退热方”开发成医院制剂,从而可以供应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使用。

夜深了,研发团队的工作人员们却没有下班

研发团队的工作台

记者拨通张义生电话那天是下午5点钟左右,当时他正在忙着整理申报医院制剂的材料。他说处理完手上的事就给我回电。晚上10点,张义生发来信息说他吃一口晚餐就马上联系我。

张义生说,作为非遗传承人,自己和同事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希望新冠肺炎患者能够及时接受中医药治疗,真正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让更多新冠肺炎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

“我们希望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并肩战斗,共同维护人类健康。也希望社会从此能真正重视中医药在健康中国中的作用,为中国梦保驾护航。”张义生的希望或许也是许多传统医药人的心声。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