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74 |
项目编号:Ⅰ-157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民间文学 |
所属地区:河南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 |
保护单位:洛阳市偃师区人民文化馆 |
玄奘传说是主要讲述唐代高僧玄奘一生传奇经历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玄奘故里为中心的洛阳及周边地区,并辐射至巩义、宜阳、伊川等地。
玄奘(俗名陈祎),河南省偃师区缑氏镇人(古洛州缑氏县),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玄奘传说主要包括青少年玄奘故事30余种40多篇,西行求经故事20余种30多篇,东归故事30余种40多篇。这些传说塑造了玄奘矢志不移、追求真理、舍身求法的形象,保留了大量传统民俗和孝德文化观念。代表作品有青少年玄奘故事《随父学〈孝经〉》《净土寺出家》,西行求经故事《冒死出关》《大漠孤征》《曲女城大会》《恒河遇险》,东归故事《矢志东归》《潜心译经》《磨头槐传说》《玄奘祭母》等。
玄奘传说源于以偃师市缑氏镇玄奘故里为中心的洛阳地区,东有轘辕山,西有伊阙龙门,附近有凤凰台、慧泉井、马蹄泉、玄奘父母合葬墓、磨头槐、长生杨等与之相关的历史遗存。玄奘传说诞生于唐代,形成于宋元,丰富于明清,传承至今。玄奘传说的传承群体为以陈氏家族为核心的陈河村村民,陈氏家族为玄奘长兄后裔。自玄奘祖父陈康移居洛州缑氏县陈河村以来,至今1400多年,玄奘传说的传承至今已有48代。
近现代民间口头文学与各类民俗文艺相融合,使玄奘传说常传常新,广泛存活于陈河村陈氏家族、村民、知识分子及艺人等群体中,成为故事、歌谣、戏曲、河洛大鼓、民间歌舞及电影、电视等多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目前,保存玄奘传说的文化场所有玄奘故里、玄奘寺,保存相关资料200余册,整理玄奘传说文献《玄奘的故事》等多种资料。玄奘传说带有鲜明的古都洛阳色彩,同时融合了丝路沿线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玄奘故事,具有典型的跨地域文化融合特征,是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的见证。
玄奘传说作为黄河文化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沿线文化融合的生动见证。传承玄奘传说,对于“讲好黄河故事”、弘扬中华文明、发展旅游事业等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