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397 |
项目编号:Ⅱ-183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音乐 |
所属地区:吉林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 |
保护单位:延吉市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朝鲜族奚琴艺术是主要流传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在黑龙江、辽宁以及其他省份的朝鲜族居住区也有传承。奚琴是朝鲜族拉弦乐器,又称“胡琴”“稽琴”“奚胡”等,相传是我国古代东北一带的奚部族创制的,故称“奚琴”。
据史料记载,奚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到了15世纪,奚琴已成为朝鲜民族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在演奏技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奚琴由琴筒、琴杆、弦轴、千斤、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目前中国朝鲜族舞蹈乐曲和民族器乐的主旋律,通常以奚琴演奏为主。奚琴发音柔和、优美,音色明亮、动听,尤其是滑音(弄音),几乎就是语言声腔的再现。其演奏的旋律细腻委婉,尤其擅长演奏曲调悠缓的古典乐曲或旋律欢快的民间乐曲,展现出明朗激昂、含蓄深沉的朝鲜族文化底蕴,是朝鲜族民族乐队中的主要拉弦乐器。
奚琴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握弓拉奏。一般采用五度音程关系定弦,常定弦为a、e或c、g,音域a—a1或c—c2,有两个8度。左手按弦为满手握弦,俗称“勾弦”或“抓弦”。奚琴艺术有颤音、打音、滑音(弄音)等演奏技巧。其中以颤音最具特色,颤音的幅度可以达到4度。奚琴演奏范围较广,以奚琴为主旋律的音乐作品比较丰富,目前比较著名的有《阿里郎》《道拉吉》《丰收曲》等20余首独奏曲和重奏曲。
百余年来,通过几代民间艺人和音乐表演艺术家的努力,奚琴艺术形成了清晰的传承脉络,有历史记载的传承人已历4代。如今,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奚琴艺术以专业院团演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为主要传承群体。代表性传承人带头开展的奚琴音乐艺术进校园、进社区活动,陆续在延吉市、通化市、梅河口市,辽宁省铁岭市、黑龙江省尚志市等地开展,累计培养奚琴艺术专业后备人才200余人,业余爱好者不计其数,也提高了社会公众对保护朝鲜族奚琴艺术的认识。
奚琴艺术是朝鲜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乐器形制、音色和表演技法独具特色,离开它,朝鲜族的音乐、舞蹈等就无法完美表达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堪称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