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
项目序号:1402
项目编号:Ⅱ-188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北京市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东城区
保护单位: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朝用于祭祀天地、祖先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专用礼仪性音乐,贯穿整个典仪过程,融礼、乐、歌、舞为一体,是中国的雅乐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洪武帝朱元璋修订雅乐,定名为“中和韶乐”,主要在南京、北京、河北承德等明清两代都城或离宫实践传承。中和韶乐主要传承机构神乐署地处天坛外坛西部,占地约1万平方米,是天坛的主要建筑之一。北京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备的祭坛。天坛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和韶乐作为皇家专用的礼仪音乐,讲究庄重、和谐、正统,有严格的礼乐制度。从乐队规制、演奏方法到乐器的使用,都要遵循严格的规定。它的乐谱使用宫商、工尺、律吕、减字4种记谱方法。演奏乐器要求“八音具备”,即使用金、石、丝、竹、土、木、匏、革8种材料制成的16种乐器演奏,乐、歌、舞遵循一字一音的风格。演奏开始时,麾起,击柷三声(表示一乐章开始);击镈钟一声(表示一乐句开始);击编钟一声(表示一乐音开始);歌生唱一字,同时舞生舞一动作,乐器齐奏一声;乐音结束时,击编磬一声;乐句结束后,击特磬一声(用于收韵);击建鼓一声,搏拊应两声,共击建鼓三声,应搏拊六下(用于节乐,再起下句)。乐章结束时,栎敔三下,麾落。

中和韶乐演奏特点为条理清晰、有始有终,充分体现了“金声玉振”的特质。“金”是金类乐器发出的声音,“玉”是石类乐器发出的声音。金声玉振既概括了中和韶乐演奏中“用金类乐器——钟开始、以石类乐器——磬结束”的演奏方法,又反映出中和韶乐“乐器使用有应有合、演奏顺序条理清晰,演奏过程有始有终”的演奏要求。

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沿袭南京旧制,建天坛、地坛及神乐观,负责祭祀及礼乐管理传习,清代沿用。1743年,清乾隆皇帝将神乐观更名“神乐所”,1754年更名为“神乐署”,管理演乐及审定乐器音律事务,选拔和培养北京各庙坛祭祀乐舞生和官员祭祀礼仪训练等。20世纪80年代,天坛设立祭天乐舞馆,寻找民间乐工开展中和韶乐的挖掘、整理、翻译等工作。当前,天坛中神乐署和韶乐主要以群体传承方式,通过神乐署雅乐中心、雅乐团的相关实践得以延续,形成了专职传承团队,并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可见度持续提升。

中和韶乐是古代礼仪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乐贯穿礼的始终,以乐教和,是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亚太地区宫廷礼乐的形成发展,对社会发展和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实现,都有着深远影响,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