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04 |
项目编号:Ⅲ-132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舞蹈 |
所属地区:北京市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
保护单位:北京万柳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
六郎庄五虎棍是北京市海淀区海淀镇六郎庄村承袭了200余年,融历史故事、舞蹈、戏曲和音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表演形式,是北京传统庙会活动进香献艺的重要内容。六郎庄村位于北京西北玉泉山脚下,南临万泉河,北依昆明湖,东临畅春园,位于著名的“三山五园”之间。该村始建于明代,历来有尚武好艺的传统。
六郎庄五虎棍,以民间传说“赵匡胤斗董家五虎”的故事为蓝本,在原有的8人之外又增加了马童和拉车两个角色。武场兵器有齐眉棍、梢子棍、长棒、短棒等,皆为木制,还有独具特色的藤牌和双拐。表演时,武场演员技艺娴熟,配合默契,打斗激烈。六郎庄五虎棍有108套武场套路,21世纪初尚留存72套,由武术套路演变而来,以舞蹈形式加以呈现。该项目现存文场套路15套,在武场表演的同时,文场演奏配合不同的表演套路,时而紧凑、时而舒缓,十分丰富。
六郎庄五虎棍深受村民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据传,该项目形成于清代康熙年间,由村民自发组织表演。表演团队于乾隆年间受封皇会,更名为“万寿无疆永寿万善忠孝童子棍会”,素以棍术精湛著称。家族传承和群体传承是该项目的主要传承方式。传承情况在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之前未有文字记载,之后又传承10代,有姓名的传承人共计210余人。目前,项目存续状况良好,传承队伍不断扩大,教育传承受到重视,六郎庄小学连续5年开设了五虎棍选修课,30余名小学生逐渐成为表演的新生力量。而在文场演练和相关的文化传说中,六郎庄广大村民一直是该项目的义务传播者和传承人。通过参加妙峰山庙会、药王庙会等传统庙会花会展演活动,该项目的社会可见度不断提高。
六郎庄五虎棍套路保存系统而完整,操练方式结合了刀枪剑戟的招式特征,主要称为“操”和“阵”,说明其与军队演练关系密切。同时,其发展过程与京剧密不可分,虽取材于民间故事,但受到宫廷演剧文化的影响,有一些京剧的特点,10个角色的脸谱画法还遗存着京剧发展过程的主要特征。
六郎庄五虎棍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体育和舞蹈形式,对研究清代皇会规制和历史发展轨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丰富民众业余生活、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