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24 |
项目编号:Ⅳ-170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戏剧 |
所属地区:西藏自治区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
保护单位:萨迦县文化和旅游局(萨迦县文物局) |
霞尔巴贡是祈祷五谷丰登和吉祥平安的藏族传统戏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的麻布加乡拉东和尼白两村。萨迦县位于日喀则市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南岸,县城距日喀则市150公里。全县地形地貌以高山、谷地为主,经济结构以农牧业为主。萨迦是后藏地区的文化重地,藏传佛教萨迦派主寺萨迦寺就在这里。
霞尔巴贡在西藏早期“十明学”实践中产生,起源于藏王赤松德赞时期,讲述了赤松德赞兴建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的过程。百年前,萨迦寺僧人白琼昂布将其整理成文本,传播至麻布加乡拉东和尼白两村,取名为“霞尔巴贡”。传承人将“巴贡”解读为捏成团的糌粑,象征着有吃有喝,五谷丰登。“霞”藏语意为太阳初升的地方。霞尔巴贡,寓意为吉祥的艺术。霞尔巴贡于每年藏历小年初三初四分别在麻布加乡拉东村和尼白村轮流表演各1场。除此之外不允许在其他任何时间及地点进行表演。霞尔巴贡的结构与其他藏族戏剧有相同之处,如开场的“顿”、剧情内容的“雄”、吉祥结尾的“扎西节”等,但戏剧表现形式又完全不同。剧情表现上,可分为唱、舞、韵、白、表、技等。如果将整台剧目完整地扩展,整个表演能达到22 段16节之多。按照故事情节进行统计,有近 60 多种不同角色及人物出场。其独特丰富的歌舞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具有民间性、群众性和通俗性特点。
目前,因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加上一些颇有造诣的艺人年事已高,该项目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保护单位在组织、经费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强了力量。目前,代表性传承人以领舞与主持的身份,带领霞尔巴贡业余表演队,参加表演实践及宣传展示活动,每年组织 8至10 次排演,以师徒和家族传承方式培养了6名传承人。与此同时,西藏大学、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也加入保护队伍中来,为推进专业保护工作提供学术支持。
霞尔巴贡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至今仍保持着藏族戏曲早期的服装、面具、唱腔身段和故事情节,艺术表现独特,与藏民族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紧密结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对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普布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藏族 |
类别 传统戏剧 |
项目编号 Ⅳ-170 |
项目名称 巴贡(霞尔巴贡)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