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土生土语话剧
项目序号:1425
项目编号:Ⅳ-171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戏剧
所属地区:澳门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保护单位: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

诞生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土生土语话剧是土生葡人社群的传统戏剧艺术。扎根澳门的土生葡人是具有自身语言、饮食习惯和生活特色的文化群体,它包括葡人与华人或其他族群结合的后裔,其祖先在三百年前已定居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广东省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地处珠江口西面,北面连接珠海市,东面与香港隔海相距约60公里。

土生土语话剧为澳门独有,其演出语言土生土语又名“澳门语”,是中西文化交流衍生出来的语言,为口头语,属葡、亚混合语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濒危语言。土生土语话剧产生于澳门社区,传统剧团以较小的地理范围为服务对象。它保留着由葡萄牙传入澳门的西式话剧特质,配合演员惹笑的对白和动作及轻歌剧的表演形式,反映人生百态。土生土语话剧题材多取自澳门本地,以民间习俗、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文生活百态为主题,善于运用巧妙的故事结构、笑料百出的情节设计,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观赏体验。土生土语话剧多包含以流行歌曲改编的土生土语曲目,演唱形式为独唱或合唱,风格轻松活泼,曲词通俗易懂。主要演员均具备以土生土语表现角色心态的演绎技巧,以夸张的腔调变化、诙谐的台词和浮夸的肢体动作,展现了土生葡人乐天开朗的性格特征。

19世纪末,人们开始以土生土语撰写话剧剧本,20世纪初已有关于演出和剧本的记载,包括《新潮媳妇》(1920)《鳏夫们》(1928)和《萝莉塔》(1937)等。1977年,《一名老人》演出后,土生土语话剧曾一度绝迹舞台,幸而20多年后,剧作家飞文基(Miguel de Senna Fernandes)与一众土生葡人将此传统戏剧重现舞台。在1993年演出《见总统》一剧后,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正式成立,自此每年均有土生土语话剧的演出。话剧社成立至今,通过赴外交流、举办话剧培训活动、推动研究出版等一系列措施,保存和推广土生土语话剧技艺,包括艺术形式、演出语言的运用技巧、传统土生土语话剧精粹等,唤起了社会的重视。近年来,话剧社利用新媒体进一步提升土生土语话剧的艺术综合性,并将其从舞台上延伸至视频播放平台,努力唤起年青一代的参与热情,促进了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土生土语话剧为多元族群参与的社区戏剧,以葡萄牙语为基础,吸收了大航海时代贸易据点的语言,体现了贸易路线带来的文化融合。除土生葡人外,近年参与该项目的华人大幅增多,多元的观众群更体现了澳门多元和谐文化共存的局面。该项目一直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飞文基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其他
类别
传统戏剧
项目编号
Ⅳ-171
项目名称
土生土语话剧
申报地区或单位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