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33 |
项目编号:Ⅴ-135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曲艺 |
所属地区:江西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萍乡市 |
保护单位:萍乡市文化馆 |
江西莲花落是流传于江西省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明代中后期已在赣北一带出现;至清代,赣中、赣西、赣南一带均有流传,并形成众多分支流派。各流派同中有变,姿彩各异,在同类曲种中独树一帜。赣东北的“鹰潭莲花落”“鄱阳莲花落”、赣中的“吉安莲花落”“南昌莲花落”、赣东南的“抚州莲花落”、赣南的“赣州莲花落”,以及赣西的“宜春莲花落”“萍乡莲花落”均为较有代表性的流派。
其传统表演形式基本为采用击节乐器伴奏的诵唱叙述,各地大同小异。如萍乡地区流布的莲花落通常为一人左手持拿穿有7个铜钱的2寸宽半边竹筒(即“莲花响板”)甩动击节,右手击鼓配合,自行伴奏“说唱”;也有一人演唱、多人帮腔的方式。它采用江西各地方言表演,乡土气息浓厚,以韵文叙述为主,长篇间有少量说白。唱词以七字上下句式为主,每两句一韵或一篇一韵。唱腔为曲牌体,常用曲牌各流派有所区别,但大同小异。如萍乡地区的唱腔,由正板数唱和拖腔帮唱两部分组成,正板数唱似吟似唱,拖腔帮唱在每段的最后一句进行,旋律节奏独特,风格喜庆明快。伴奏乐器各流派虽有差异,但以竹制质地和击节演奏为共同点。其内容可叙事,可抒情,也可逗趣,艺术表现力强大。传统节目方面,各流派各有擅长:赣西萍乡地区的多表现历史故事及风土人情,赣中地区的多演述长篇故事,赣南地区多对口表演、唱叙长篇故事。其现代新编节目则多表现当今风云人物。江西莲花落的主要传承方式是拜师收徒,口耳相传。目前,该项目存续状况良好,传承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江西莲花落内容通俗,语言生动,是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是百姓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唱腔多样,文词优美,审美功能丰富,对江西地区方言、曲本、唱腔研究有重要意义。它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节目丰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