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陕州锣鼓书
项目序号:1434
项目编号:Ⅴ-136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曲艺
所属地区:河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
保护单位:三门峡市群众艺术馆

陕州锣鼓书是流传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所属区域的一种古老的曲艺形式,因演唱时有锣、鼓伴唱击节而得名。因其后期发展中增加了主奏乐器四股弦,故亦称“四股弦书”。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祀、跳神活动,清初已在三门峡地区广泛流行,至嘉庆、道光年间,艺人们开始组班行艺,后不断发展,兴盛至今。现在主要流行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所辖的陕州区、卢氏县、灵宝市,以及周边河南省、山西省部分县市。

陕州锣鼓书演出形式为坐唱,以唱为主,声调高昂,节奏严谨。演出班组一般由四至八人组成,伴奏乐器为锣、鼓、板、手钗、四弦、三弦、板胡、二胡、笙、笛子等。主唱一人操作七八种乐器,且可扮演多种角色。表演时用方言土语演唱,乡土气息浓郁。其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二性”“飞板”“流水”“间板”以及特有的腔调“蛮子腔”等;乐队有文武场面。其曲目十分丰富,有“不说历朝大段,专说笸箩针线”之说,题材以劝善、神话、历史故事为主;内容主要反映民间轶闻,家庭生活故事和风俗民情,充满乡土气息。其主要传统书目有《红罗衫》《双龙记》《武松传》等。近年来创作《南洼人家》《再唱东方红》《一起奔小康》《陕州十碗席》《两口子吵架》等作品,演出3000余场。陕州锣鼓书主要通过班组实现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

陕州锣鼓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一个地方稀有曲种,其曲牌音乐、演奏形式原始古朴,对研究中国曲艺发展和演变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为群众喜闻乐见,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略的积极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王东粉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曲艺
项目编号
Ⅴ-136
项目名称
陕州锣鼓书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