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登杆(大六分村登杆)
项目序号:1467
项目编号:Ⅵ-106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所属地区:天津市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静海区
保护单位: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大六分村村民委员会

大六分村登杆,是一项流传于天津市静海区的群体性民间传统体育与杂技表演项目。它形成于清乾隆年间,传承至今已近300年。

据民间传诵,某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小白龙为民上天求雨,死后骨节落地化作“龙杆”。乡民模仿白龙上天的动作创造了登杆技艺。

大六分村登杆的核心道具为龙杆,表演时由龙杆、杆墩、铁圈、铁芯子等共同构成表演空间。登杆会所用龙杆,为竹质,直径14厘米,高6.8米,其底部设木质杆墩,用以固定龙杆。龙杆下部有12根粗绳,用来缠在12人腰间,便于共同用力扶持稳定龙杆。龙杆顶端有一小铁圈,称“杆圈”;杆圈下有一根1.4米长的横向铁棍,称杆信。表演时,演员统一着装,在大锣鼓伴奏下,赤足、手脚并用地攀爬,在杆圈、杆信和龙杆各部位,分别摆出不同姿态和造型。杆下1名总指挥负责调度和安排演员的表演动作。演员上下杆各有绝技,表演中有单、双、3至10人等不同组合造型。历史上有108个程式化动作,目前恢复近70%。其中,杆顶耍流星最为惊险,蹬鸭、驴打滚、仙人脱衣等70余套动作各有看点。

大六分村登杆表演中无保护用具,龙杆竖起后仅靠人力扶持,惊险奇绝,意念深远。其活动过程有严格的行为规范,表演前有祭拜药王、祈求平安的仪轨仪式,且有禁止女性参与的风俗与规矩。

大六分村登杆以群体传承为主要方式,大六分村登杆圣会承担了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该会始于清乾隆年间,有据可考的传承谱系为七代。其老会员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向年青一代传授杆技,并努力挖掘恢复失传动作,成功培养多名传承人。大六分村登杆历史悠久,其动作程式繁复,观赏性强,民众参与广泛,具有较高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其表演过程讲究团队协作,互相关爱,对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建设“美丽新农村”,增强乡村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杨文祥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项目编号
Ⅵ-106
项目名称
登杆(大六分村登杆)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天津市静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