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94 |
项目编号:Ⅷ-248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山东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
保护单位:淄博凯利丝绸有限公司 |
周村丝绸染织技艺是我国传统丝绸染织技艺的代表之一,主要流布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及其周边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辐射至淄博市大部分地区,并不断扩大至山东省内其他市县。周村位于山东省中部,交通便利,其地理环境、土壤结构和气候条件适合桑树生长,蚕桑种植和养蚕业也因此得以发展,尤其是孝妇河两岸所产的蚕茧个大、皮厚、纤维好,质量上乘,为周村丝绸染织技艺的发展带来了便利。
周村丝绸织染技艺主要包括缫丝、丝织、印染三大部分。首先是缫丝。选用当年春茧,按照3至4个庄口将其混合,选出大小一致的白色圆形茧进行剥茧、选剥,之后在笼中经高温煮茧后倒入木桶里,进入缫丝环节。缫丝后,经浸泡、翻丝、络丝等工序,在纺丝架上,绞丝工把丝整理后绞成麻花状,检验丝的净度和匀度后过磅打包。之后是丝织。将挑选好的原料加入助剂、防静电油和柔软剂等浸泡,使丝光滑饱满。然后络丝、并丝、捻丝、定型、整经、摇纡、上机织造。有的熟织产品需要先染好经线或者纬线后再上机,按产品设计要求和计划织造各种丝绸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最后的印染。采用周村丝绸染织技艺制成的产品,具有花型大方、色泽鲜艳、质地坚韧、组织缜密、手感丰满、富有弹性等特征。
周村丝绸染织技艺历史悠久。至汉代,周村成为负责丝织品加工的三服官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到清朝末年,周村已发展成为山东丝绸业的中心。近代以来,周村一带的丝织业迅速发展。现在,周村已成为全国12个丝绸出口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丝绸品种达八十多个,销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周村丝绸织染技艺主要依靠师徒和家族传授世代相传,有清晰记载的传承谱系已至7代。
周村丝绸染织技艺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它见证了淄博地区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服饰风格的变迁,对于研究山东丝绸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周村丝绸染织技艺发展态势良好,在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