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498 |
项目编号:Ⅷ-252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
保护单位:七台河市英雄工艺刀剑锻造有限公司 |
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是在金代女真族兵器制作技法基础上传承发展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主要流布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范围内。七台河市位于张广才岭与完达山脉两大山系衔接地带,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倭肯河、挠力河两大水系穿越全境,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有柞、桦、椴、松等20多种,矿产资源种类丰富,除煤炭外,还发现了铁、黄金、石墨等矿产,为刀剑制作技艺提供了优质原材料。
经过历代匠人的传承和发展,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选料,精选炼制刀剑条所需的铁矿石、焦炭和包鞘使用的兽皮。冶铁,用焦炭将铁矿石熔化提炼出所需的铁英。锻打,根据制作刀剑的规格选取适量的铁英在炉内加热到1200℃左右,取出在铁砧上折叠锻打制作刀剑坯,此环节需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几百次,直到将铁坯中的杂质打净为止。研磨,将打好的刀剑条先后进行粗磨、细磨和精磨。覆土烧刃,将研磨好的刀剑条用特制的矿泥涂抹,只在刃口处留出1—2厘米宽,然后放进炉内烧制,时间长短全凭工匠经验。烧好后取出,迅速插入特殊配制的油中冷却,以增加刀剑刃口的硬度,而刀剑脊即中间部位依然保持韧性,从而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包鞘,过去多采用牛皮,现在一般采用檀木、花梨木比较多。
从黑龙江省及周边区域历年出土的大量金代铁器可以看出,彼时的冶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清代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黑龙江将军寿山驻守今齐齐哈尔,军营兵工坊铁匠王正山将从师傅那里学来的女真人冶铁技术运用于兵器生产。此后,该技艺代代相承,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至今。目前采用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制作的刀剑,销售范围覆盖了国内各省以及海外数国,影响力较为广泛。
七台河刀剑锻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对研究女真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相关制品的销售和推广不仅增加了传承人的经济收入,也推动了对我国冷兵器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展示了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民众的勇敢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