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505 |
项目编号:Ⅷ-259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中直单位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国家图书馆 |
保护单位:国家图书馆
|
传统书籍装帧技艺,特指按照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式样,以传统材料、传统工具、传统技法,对古籍文献进行装订的传统手工艺。该技艺广泛存在于古代中国的各个时期,在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都有流传。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传统书籍装帧技艺涵盖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金镶玉装等多种传统装帧形式,涉及历史、版本、材料、美术等多方面知识。国家图书馆是传承传统书籍装帧技艺的主要单位之一。得益于卷帙浩繁的珍品特藏和延续100余年对于传统书籍装帧工艺的不断发掘、传承,国家图书馆传统书籍装帧技艺系统全面地汇集了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民族的传统书籍装帧形式、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既包括宋元善本、金石拓片等汉文古籍装帧工艺,也囊括了许多古代少数民族及边疆地区的传统书籍装帧工艺。
国家图书馆传承传统书籍装帧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京师图书馆建馆初期设立的负责古籍装帧工作的“装订室”,至今已有百余年,形成了一支专业能力较强的传承人队伍。据《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记载,京师图书馆的书籍“大都从清内阁移来,开馆之始,特设装订室,招致精于装订之人,从事整理”。目前,该馆拥有一支由老专家、老技师和高学历青年学徒组成的学科全面、技术精湛、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化传统书籍装帧技艺团队。国家图书馆通过技艺进校园进教材、拍摄记录影像、建立装帧样本库等方式促进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传播。与此同时,还结合日常业务内容,大力推动该项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装帧技艺是古籍制作和传承的重要技艺之一,承载着宝贵的技术和文化信息,是中华文明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对古籍研究,还是对古籍收藏和保护,该技艺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和传承好传统书籍装帧技艺,不仅可以服务于各收藏及修复单位,展现古籍之美,还能丰富现今书籍的出版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