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中餐烹饪技艺与食俗
项目序号:1515
项目编号:Ⅷ-269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中直单位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烹饪协会
保护单位:中国烹饪协会

中餐烹饪技艺与食俗是中国人在“民以食为天”的认知框架中形成的有关食材备制、烹饪与享用的相关知识、实践和习俗。借由对自然馈赠的接纳、物候时节的遵从和五味调和的强调,以及尊崇自然、顺应时节、食疗养生等健康观念及其对民众身体和心灵的观照,中餐烹饪技艺与食俗在全中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实践。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烹饪技艺逐步发展成为集艺术性、科学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文化表现形式。中餐烹饪技艺因地制宜,广泛选取原料,讲究巧妙配料,注重调和重味,刀工精湛巧妙,火候适度。中餐的烹饪技法多样,有炒、炸、爆、烧、溜、煮、汆、涮、蒸、炖、煨、焖、烩、扒、焗、煸、煎、塌、卤、酱、拌、炝、腌、冻、糟、醉、烤、熏等几十种手法。仅最基本的炒,就有生炒、干炒、清炒、滑炒、抓炒、爆炒、煸炒等多种方式。中餐烹饪技艺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吸纳、传习着来自不同饮食传统的民众的相关知识与实践,并以“和而不同”的默契方式整合在一个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系统中。在烹饪技艺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传统食俗,世代相传,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餐烹饪技艺与食俗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周朝以来,随着市肆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礼仪交际需求的增长,厨师职业群体的不断壮大,使中国人有关食材和烹饪的知识与实践逐渐从单纯满足饱腹的生理需求转变为实现相关社区、群体文化认同的符号,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千百年来,该项目依靠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群体传承等方式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

中餐烹饪技艺与食俗是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知识与实践,是中国各民族民众杰出创造力和卓越智慧的结晶,是实现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的重要纽带,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