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徽菜烹饪技艺
项目序号:1516
项目编号:Ⅷ-270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安徽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
保护单位:安徽省文化馆

徽菜是徽州地区风味菜肴的总和,其烹饪技艺发源于古徽州一府六县,即今安徽省休宁县、黟县、歙县、祁门县、宣城市绩溪县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该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间谷地面积不大,峰峦挺秀,沟壑纵横。由于处于北亚热带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带,这里温和多雨,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各类动植物的繁衍生长,为徽菜烹饪技艺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徽菜烹饪技艺对食材的选择极其讲究,对原料产地、季节、部位等要求严格,讲究因料制菜,充分彰显菜肴的本味。徽菜的加工要求也十分讲究,不同的原料、不同的菜肴,有不同的烹调方法。菜肴的切配,有的粗犷,有的细腻,讲究因菜而异,因菜施刀。烹饪方法有炸、溜、爆、炒、烹、焖、烤等,尤其擅长烧、炖、蒸。烹制时以讲究火功而闻名,微火、文火、武火各有所用。徽菜喜用火腿佐味、冰糖提鲜,菜品浓淡适宜,原汁原味。烧菜软糯不失其形,色彩鲜艳;炖菜汤醇味鲜而不失其魂,适应面较广。徽菜历来讲究食补,以食养生。绩溪传统宴席岭南“十碗八”,岭北“一品锅”“十碗细点四”等,是徽菜的典型代表,融合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深受民众喜爱。

徽菜形成于北宋,流行于南宋。据《徽州府志》记载:“宋高宗问歙味于学士汪藻,藻以梅圣俞诗答曰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于是,雪天牛尾狸和沙地马蹄鳖就成了徽菜的代表贡菜,闻名全国。徽菜的成名又缘于徽商,与徽商相生相伴,随徽商足迹流传于国内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徽菜烹饪技艺的相关研究、人才培养、生产性保护和宣传展示活动持续推进,有效地促进了该项目的传承发展。

徽菜烹饪技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徽州文化和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徽州人崇尚天、地、人相融相济的思想追求,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该项目的相关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为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张根东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270
项目名称
徽菜烹饪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