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519 |
项目编号:Ⅷ-273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河北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
保护单位:大名县文化馆 |
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是通过石磨“水代法”制取香油的传统手工艺,是我国食用油的传统制作技艺代表之一。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并辐射至周边地区。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古盛产优质芝麻,为小磨香油提供了优质原材料。
大名小磨香油精选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水代法”传统工艺制作,因香气扑鼻、浓郁,故称为“香油”。大名小磨香油要经过选料、培育炒制芝麻胚胎、扬烟、石磨低温和低速磨制、油胚分离、起油、物理过滤等十几道严格的工序方能制成。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芝麻的特性,灵活掌握浸泡的温度、时间和滋润度,通过对火候、对扬烟降温速度和时间的精准掌控,促成芝麻的芳香物质生成,确保小磨香油达到最佳口感。该项技艺所用的石磨,需选用太行山特有石材制作,锻凿精度严格,以确保石磨的温度和磨浆细度达到要求。兑浆搅拌时,要求水的温度和水量恰到好处,使芝麻的天然营养成分不致流失。物理过滤采用天然植物纤维,使香油的品质更加晶莹透亮,香味更加纯正。
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源于大名县儒家寨,始于唐,兴于明清,盛于当今,技艺传承脉络清晰,产品极富特色,所产香油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历史上,小磨香油制作技艺以师徒传承和家庭传承为主,近年来,传承人通过家传、师带徒、培训讲座、现场指导、企业实践等方式,不断拓宽传承渠道,积极推进该项目的传承和发展。目前,大名县有40多个香油专业村,具有一定规模的香油加工企业达21家。
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是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食用油生产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该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在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收和社会和谐、弘扬中华美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