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1527 |
项目编号:Ⅷ-281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技艺 |
所属地区:江西省 |
类型:新增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 |
保护单位:浮梁县文物管理所(浮梁县博物馆) |
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是我国传统水碓营造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布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鹅湖、庄湾、湘湖等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区县。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森林覆盖率高,瓷土资源丰富,素有“水土宜陶”之誉。随着当地瓷业的发展,浮梁成为江西非常典型的制作和应用水碓碾制瓷土、生产釉果的地区,瓷业水碓营造技艺得以孕育并世代传承。
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融合了匠师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知识经验、手工技艺、工坊营造技艺等内容。营造的主要工序包括5项内容:一是由用户与工匠共同商定水碓形制;二为选址,以水量充沛、又不易遭受洪水冲击的河(溪)岸畔为佳,开工时要选择吉日良辰;三为选料,水碓的车轮、车轴、碓臼多用松木(受水不易腐烂)制作,其他构件多用质地较硬的杂木制作;四为制图,主墨木工师傅负责绘制水碓图纸,包括正面图、侧面图、平面图、构造图、构件制作示意图等;五为营造,以一至多名木工为主,先分别制作构件,最后安装到位。一个直径4米的大水碓,需4个工匠,耗时20多天方可完工。
水碓属于传统水力机械,由上古时期的杵臼和石磨盘发展而来。水碓营造技艺历史悠久,宋代、清代史料中均有水碓舂碎瓷石的记载。时至今日,在瑶里、庄湾、湘湖、寿安、三宝蓬等地,仍有不少陶人作坊利用水碓来加工瓷土或生产釉果。该技艺通过水碓的制作和平时对水碓的维护,以传帮带的形式口传心授,在营造实践中代代相传。目前,浮梁县水碓营造技艺的主要传承群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家族或师徒传承形成的传承人群体,二是保护单位为了保证技艺传承而有意识招募的本地会木工的村民。
水碓营造技艺与景德镇瓷业相依相存,为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水碓与古窑遗址、瓷业习俗一起,展现了景德镇浓郁的陶瓷文化生态。该技艺充分利用了流水冲击和地理势能,设计巧妙,就地取材,结构精巧,集流体力学、机械力学、设计美学于一体,体现了中国人既巧借自然又保护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詹和安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技艺 |
项目编号 Ⅷ-281 |
项目名称 水碓营造技艺(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