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
项目序号:1529
项目编号:Ⅷ-283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广东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保护单位:广东纪传英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是潮汕先民在沿袭中原营造风格和保留古越族遗风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地域、气候、人文特性而创造的一种建筑理念和营建方式。该技艺广泛分布于广东省汕头、潮州、揭阳等地区,并被潮汕人带至珠三角、江西、福建、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地。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气候酷热、潮湿,多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潮汕先民在建筑营造中考虑抗风、抗震、防风、防蛀、耐晒、耐涝等要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

潮汕古建筑包含传统民居、祠堂、庙宇等,其营造技艺具有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布局多样,装饰丰富。潮汕古建筑以石木结构为主,大量运用贝灰、海石、麻石、樟木和瓷片等材料。营造技艺一般分为设计、施工、安装和装饰4个流程。设计包括对建筑物布局、规模和装饰等级的确定,以及“烫样”(即模型)和施工图纸设计,是营造的核心。装饰部分涵盖的工艺门类繁多,较为主要的工艺有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彩绘等,以独有的镂空雕和金漆工艺最为精美。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以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为最高宗旨,受古老堪舆学说和传统宗法制度的影响,创造出了潮汕地区独有的“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形制和格局,以及俗称“厝角头”的屋顶构筑和“五行山墙”特色做法,并涵盖了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和彩绘等多种装饰技艺,兼具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兴起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清末民初发展至鼎盛,并被作为潮汕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古建筑既受到中原、八闽、江南等地建筑文化的影响,与中华建筑文化一脉相承,又因自身的自然、人文和工艺特征兼具鲜明的地域特色。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涉及类别较多,多在家族和师徒间通过口传心授传承,传承谱系呈网状分布状态。目前,传承人除在古建筑营造和修复实践中传习技艺外,还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建立传习基地、将技艺引入高校课堂等方式,促进该项目的传承和传播。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融合了 “天时、地气、顺风”的哲学思想,对于研究中国建筑史、潮汕民俗史等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潮汕的文化符号和海外潮汕人的乡愁记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纪传英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283
项目名称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