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项目序号:1532
项目编号:Ⅷ-286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陕西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
保护单位: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陕西关中地区世代相承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该技艺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5个地市54个区县,还涵盖了甘肃省部分市县,其中,以西安、渭南和韩城等地最具代表性。关中又称“关中平原”或“渭河平原”,有“八百里秦川”“天府之国”之说。关中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渭河东西横贯,长安八水环绕,土地肥沃,优质的木材、石料和黄土等资源为传统民居营造实践提供了主要材料。

关中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周秦汉唐以来,关中地区多民族交流融合,人口众多,村落密集。因民居用地狭小,促使营造手法多样化发展。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流程主要有选址、破土动工、正式建房、立木上梁、完工等,其中有些手法借鉴了皇室、贵族建筑的营造技法。在平面空间关系上,关中传统民居遵循中国传统四合院模式,其整体布局沿轴线由前向后依次为门房、厦房、庭院、正房和后院,与庭院两侧两栋单坡顶厢房共同组成三合院、四合院。受环境气候以及传统耕织观念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特点,俗称“房子半边盖”,整个宅院通过组合变化极具生气。关中传统民居还巧用檐廊、透花窗格等,其各部分建筑空间既能满足生活的需要,又体现礼俗观念,还能创造不同的情趣和丰富多变的审美效果。

早在6000年前,先民们就已经在关中地区开始运用各种工具建造房屋,在历史演变和发展中,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逐渐成熟。目前,该技艺主要依靠师带徒方式,在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中活态传承。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设立了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在积极传承相关技艺的同时,还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该项目的社会关注度。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和关中地区民众的传统信仰、生活习俗、禁忌礼仪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华夏农耕文明时期营造技艺的代表之一,为研究中华建筑文化和关中地区民众居住方式提供了活标本。该技艺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和合文化,延续了关中先民的价值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王顺利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286
项目名称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