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项目序号:1533
项目编号:Ⅷ-287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传统技艺
所属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保护单位:宁夏大原古建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主要流布于陕甘宁交界地带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和文化表现形式,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是其核心传承区域。固原位于西北黄土高原宁夏南部的六盘山脚下,地处陕甘宁交界中心位置,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当地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和特殊的气候条件为传统民间建筑营造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固原自然环境较为严酷、经济相对不发达,人们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却利用资源丰富的黄土,发展出独特的生土建筑和土木结构建筑技术。固原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瓦、草为主要材料,采用北方传统匠作法,营造流程包括选址、动土、打胡墼、砌墙、立木、铺瓦、抹泥等。建造者是以木匠领衔,集土、砖、瓦匠等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民居主要为三合院式布局,主房为双坡顶安架房,坐北朝南,偏房为单坡顶趄厦房,位于东西两侧。建筑墙下砌三层至五层碱砖,以上为胡墼(土坯)砌墙,在黄土中加入粗麦草和成草泥砌筑,加细麦草、麦薏抹面,利于保温防寒。前砖码头,后砖挑檐,屋面铺青瓦,屋脊不设吻兽,做砖脊或砖瓦组合脊。院墙为夯土墙,做砖门楼或“穿靴戴帽”(下碱砖+中土坯+上墀头组合砌法)大门,使建筑外观呈现出质朴厚重又简约平实的特点。

据传,从秦汉至北魏时期,固原的建筑群落便已初具规模,营造技艺也已日趋完善。西汉武帝时高平城的修建,更使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入鼎盛时期。明代兴建的三边总制府、总兵府、兵备道府等建筑,成为固原历代传统建筑的典范。一代代手艺人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中以师徒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世代相传。有清晰记载的传承谱系已有5代。传承人通过建立传承基地和陈列室、成立公司和施工队、走进院校和兴办劳务培训机构等方式,积极地传承和传播着相关技艺。

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吸收融合了中原文化、关陇文化、西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六盘山区建筑地域特色。该技艺除囊括了建筑行业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装饰艺术之外,还蕴含着地理、气象、医学、哲学等众多领域的文化信息。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马振仁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技艺
项目编号
Ⅷ-287
项目名称
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