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腊八节习俗
项目序号:1548
项目编号:Ⅹ-174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类别:民俗
所属地区:浙江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
保护单位:杭州灵隐寺

腊八节习俗是中国腊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省杭州地区的传承具有突出的代表性。相关习俗是春节前当地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范围遍及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拱墅区、上城区等10个市辖区,并辐射到周边县市。

腊八节可追溯到先秦时岁末的蜡祭(祭农业神)和腊祭(祭祖)。秦汉以来,二者逐渐合一,统称为“腊祭”。至南北朝,腊日固定到农历十二月初八。佛教传入后,腊日与佛成道日融合。自宋始,兴起喝腊八粥之俗,寺院、士庶均熬食腊八粥。《梦梁录》《武林旧事》等文献均记述了杭州地区的腊八煮粥施粥活动。明清腊八习俗亦是僧俗共举,(康熙)《钱塘县志》、(乾隆)《杭州府志》等地方志书均有记载。灵隐寺(始建于公元326年)作为江南名刹,无疑是杭州腊八习俗传承的重要纽带。后因战乱,寺败僧散,寺院腊八习俗衰落,但民间仍传承。1978年,灵隐寺重启腊八节活动,至2008年施粥范围扩大,不仅在寺院设粥棚施粥,而且广设施粥点,或送粥上门。

腊八节习俗作为杭州地区春节前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由当地寺院僧众和社区居民共同传承,形成了以寺院为载体的煮粥工艺和僧俗共举的施粥活动,以及以供佛祈福为主题的腊八粥出锅、盛粥、供送、讲经等仪轨,还有相关诗文传说内容的传播。

腊八节习俗以腊八粥制作独特工艺和大规模施粥活动为核心,凸显佛教文化、世俗和饮食文化的融合。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选择食材。腊八节前一个月,采购红枣、花生、白果、赤豆、桂圆、芸豆、糯米等多种食材,由200余名义工手工拣选,粗加工后分类备用。二是煮腊八粥。确定食材配比,根据食材物性依次下锅、搅拌,控制火候,经11道工序,约2.5小时可以起锅。三是供佛祈福。依传统,寺中举行腊八粥出锅、盛粥、供送等仪轨;腊八节当天由方丈或高僧讲经,开示腊八节由来,为百姓祈福。四是施粥民众。在寺院、社区、福利院、养老院等场所施粥送暖,倡德行善。五是诗文传说。腊八节习俗留下了《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西湖桂花鲜栗羹》《阿二和尚腊八粥》等诗文传说,丰富了传统腊八文化的内容。

腊八节是春节的前奏,意味着民众开始忙年,与此后的祭灶、除夕等构成了丰富的年节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时间节点和传统年节文化的重要标志。

腊八节习俗根植于文化传统,又融入新的时代精神,在当代更注重发扬仁爱精神、感恩社会,已成为杭州地区年节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营造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作为节日食品的腊八粥,食材讲究,制作工艺独特,蕴含着顺从自然的健康养生之道。灵隐腊八节习俗作为一种民俗事象,传承氛围越来越好,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也具有突出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