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442 |
项目编号:Ⅸ-3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医药 |
所属地区:广东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
保护单位:江门市新会区新会陈皮行业协会 |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是将新会柑经开皮、晒制、陈化等程序,精心制成“新会陈皮”的技艺,已在民间世代传承了数百年。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项目的主要流布区域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该地兼具沉积土与洪积土的水土结构和湿盆地气候地貌,使得新会柑果皮较厚,炮制过程中果皮发生“湿陈化”,所得陈皮品质尤为突出。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流程包含采摘、开皮、反皮、翻皮、晒制、陈化,形成“三年育苗、三年挂果、三批采收、三个品种、三瓣开皮、三年晒皮、三级分皮、三年陈化、长久贮存”的独具地方特色炮制技艺,经陈皮营商家族与民间口手相传至今。经严密考究炮制出来的新会陈皮药用价值高、药食应用广泛,《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医手册》等书籍都记录了新会陈皮的药用功能。北京同仁堂、广东陈李济等老字号以其为原料制成50多个中成药品种。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有着独特特征:一是所得陈皮药食两用,新会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被历代中医推崇,写入古医籍、古处方;新会陈皮也是粤菜中著名的调味佐料,除膻增鲜。二是陈化环境独特,新会独特的干湿、冷热季节变化是保证新会陈皮品质的关键。三是炮制技艺讲究,在果实成长的三个时期分别采摘,采摘时讲究一果两剪;开皮须正三瓣均匀剥开,保持果蒂相连;反皮须阴干6小时左右,在皮身变软后快速进行;晒制要求光照适度;贮存陈化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不同年份陈皮贮存工具、翻晒时间、次数各有不同。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历来为群体性传承,近代演变为家族传承和行业经营传承。1912年前后,新会区北部的会城有专门制售陈皮商户30家,大多是几代祖传;至1980年,由新会区供销社、药材公司统承。如今,新会全区有1000多家经营主体传承实践着这项技艺,以及新会柑农5000户,相关产业链从业人员5万余人。
新会陈皮文化渊源悠久,有“百年陈皮,千年人参”“粤菜的灵魂”等美誉,当地还流传着陈皮民谣和炮制口诀。新会人历来以陈皮保健养生、馈赠亲友、随嫁送礼,新会陈皮成为连接新会游子和故乡的重要纽带和文化见证。更有华侨将新会陈皮作为手信带到海外,影响深远。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融汇了中华优秀文化,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编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民族 | 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
姓名 陈柏忠 |
性别 男 |
出生日期 |
民族 汉族 |
类别 传统医药 |
项目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艺(新会陈皮炮制技艺)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艺(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樟树市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艺(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武义县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艺(人参炮制技艺)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林省通化市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艺(人参炮制技艺)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林省通化市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技艺)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焦作市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术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中药协会 |
编号 Ⅸ-3 |
项目名称 中药炮制技术 |
类型 传统医药 |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